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
宋·周邦彦《玉楼春》。
入江云,飘入江上的云,比喻行踪不定。
黏地絮,黏在地上的柳絮,比喻缠绵不能自已的感情。

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
选自周邦彦《瑞龙吟》。
统统旧情,都随孤鸿远远地飞去,如过眼云烟。
这次看访春天,未曾想,得到的尽是满面的烟絮,和离情别绪。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
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
选自周邦彦《六丑》。
正是换单衣的时节,只恨客居异地,光阴白白地流逝。
祈求春天暂留少焉,春天匆匆归去就像鸟儿飞离,一去无痕迹。

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选自宋·周邦彦《兰陵王·柳》。
沉思,深邃深挚怀念。
天边的一抹夕阳正在逐渐西沉,面前是无边无涯的大好春光。
想起我们曾在月光下的楼台相互牵手,在那洒满露珠的小桥上欣赏笛子曲。
细细想来,那从前的事情恍恍惚惚都像在梦里,不由得珠泪滚滚悄悄流。

周邦彦十首经典古诗词别具一格值得一读

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宋·周邦彦《玉楼春》当时彼此在俏丽的红栏杆桥上相会;本日却独清闲铺满黄叶的小路上徘徊寻觅。

斜阳冉冉春无极。
选自宋·周邦彦《兰陵王·柳》。
冉冉:日落渐去的样子。
极:尽。
斜阳逐步消去,而青春没有消逝。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逐一风荷举。
选自宋·周邦彦《苏幕遮》词。
宿雨,昨夜之雨。
朝阳升起,收干了荷叶上的隔夜雨点;荷叶出水,清亮圆润;微风吹来,低垂的荷叶逐一伸睁开来。
诗句描写雨后的荷叶在朝阳、清风中的形象。
所写虽是平常事物,但由于不雅观察细致,又长于捉住细节,以是别有一番楚楚动人的情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选自周邦彦《解连环》。
春天又回到水边驿舍,希望她还能寄我一枝江南的梅萼。
我不惜统统对着花,对着酒,为她伤心堕泪。

登临望故国。
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选自宋·周邦彦《兰陵王·柳》。
登高望远,家乡千里迢迢。
有谁还能记得,我这个在京城奔波谋生的游子?那长长的长亭路,一年年交往来交往去,算起来送别时折断的柳枝接起来也该当千尺有余。

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
选自宋·周邦彦《菩萨蛮》词。
浪发,滥开、没有节制地开。
诗句描写梅花盛开、大雪压枝、花雪一色的景象。
但是,词人并没有这样直写其意,而因此拟人修辞法,将“梅”、“天”人格化,说梅花不知节制,一味滥开;说“天”有“憎”的情绪态度,故意下雪封住梅枝,不让梅花再开。
如此将非人的事物人性化,遂使“天”与“梅花”也有了人的生命情态,读之令人油然而生亲近可爱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