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又称楹联,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许多精彩的对联,本日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的才华,心里很不服,总想奚落他一番。一天,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看着李白,讥讽道:
两猿伐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
“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大人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紧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
一马隐身泥里,看牲口如何出蹄!
“蹄”谐“题”,与上联对得很工。杨国忠本想占三步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番,刚抬脚就被讥为“牲口出蹄”,弄得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十分尴尬。
清朝有个宰相张英,平时喜好对联,很有一些文才。有一次,他到民间微服私访,碰上那里的农人用稻草捆秧,一位农人要张英对对子,其上联是:
稻草捆秧父抱子
这上联妙在前半句“稻草捆秧”是写了面前实景,下半句以“父抱子”来作比,以“稻”喻“父”,以待插之“秧”喻“子”,颇为生动真切。
张英在田头想了好久也没有对出下联,回家后他和夫人谈起此事,以为自己很不好意思。他的话恰好被一个侍女听见了,张英问她笑什么,她笑道:这有什么难对的,下联便是:
竹篮装笋母怀儿
这下联对得工致奥妙,和上联一样暗含几层比喻,而且和上联意境相合,堪称绝对。张英连连点头夸奖。
从前,有位秀才在结婚确当天早上,父亲溘然去世,只好丧事喜事一齐办。按风尚,丧事喜事都要贴对联,秀才犯了难,有位文人却写了一副对联:
临亲丧,作新郎,哭乎笑乎细斟酌,哭笑不得
辞灵堂,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推敲,进退两难
这副对联,真实的描述了当时秀才悲喜交加的抵牾生理。
一位富秀才与一个穷秀才是朋友,一天富秀才晚上到院中闲步,表面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于是随口吟出上联:“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但却怎么也想不出下联了。
此时,穷秀才前来拍门,说道:“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富秀才一听,忙说“这个好说,你先把我的上联对出来。”说完,穷秀才说“小弟进门时不是对出来了吗?”富秀才一想,果真是这样,于是乐得哈哈大笑!
清朝有个小学童叫史致俨 ,他九岁那年去县里参加考试?考官叫他试试对对子,出的上联是:
閒(闲)看门中月
“閒”,是“闲”的繁体字。是说,坐在院里,清闲地从院门里看着那亮晶晶的玉轮。这还是个拆字联,“閒”字可以拆成“門”[门]和“月”, “月”恰好在“門”里。上联从意思到笔墨技巧,都挺不错。
史致俨轻微一琢磨,立时对了一句:
思耕心上田
蜀中才子李调元,乾隆年间中进士后任广东学政。上任不多久,当地的文人墨客邀他远足。瞥见一崖上刻有“半边上”三个字,崖下路旁立一石碑,碑上刻一行字,曰:
半边山,半段路,半溪流水半溪涸
同行者阐明说,这是宋朝苏东坡学士、黄山谷和佛印三人同游此地时,佛印为苏东坡出了上联,苏东坡对不上,只好请黄山谷将此上联刻碑于此,以示自仰,兼求下联。
李调元笑着说:“这下联,苏学士早已对好。”众人惶惑不解。他接着说:“实在,苏学士请黄山谷写字刻碑与此,正是为了联对,这叫意对。”接着书出了下联:
一块碑,一行字,一句成联一句虚。
众人听后,以为无可非议,连声惊叹。
1953年,钱三强率科学稽核团出访,团员有华罗庚、张钰哲、赵九章、吕淑湘等人。途中空隙无事,少不得谈今论古。这时华罗庚即景生情, 得出上联一则:三强韩魏赵,求对下联。
“三强”说的是战国期间韩、魏、赵三个强国,却又隐喻代表团团长钱三强的名字,这就不仅要办理数字联中难对的困难,而且要不才联中嵌入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因此,华老上联一出,诸人大费犹豫。
隔了一阵,只见华罗庚不慌不忙地吟出了下联:九章勾股弦。“九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这本书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所创造的勾股定理。同时,“九章”又是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对得如此之妙,使满座为之倾倒!
相传,纪晓岚一次南行来到杭州,友人为他设宴洗尘。纪晓岚才思敏捷,出口成联,朋侪心悦诚服,夸他为北国孤才。晓岚则不以为然,说道:\公众北方才子,遍及长城内外;老兄之言从何谈起\"大众朋侪道:\"大众先时我曾北游,出了一联,大家摇手不对。\"大众晓岚半信半疑,问道:\"大众老兄的出句竟如此之难\"大众朋侪道:\"大众一样平常。\"大众之后,念了上联:双塔模糊,七层四面八方。
纪晓岚听罢哈哈大笑,说:\公众这样大略的出句,他们不屑回答,即以摇手示对!\"大众朋侪不解地问:\"大众那,他们的下联是什么呢\"大众晓岚道: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二短。
朋侪听后,恍然大悟。
(来源:明伦书院)
(来源:共产党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通报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缺点或陵犯了您的合法权柄,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