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 十一月十二
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池头:池边。
淡墨:中国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指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插图作者:陈厚喜
王冕(1287-1359年),元代文学家、字画家,兼能治印。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浙江诸暨人。出身贫寒。幼年丧父,替人放牛,放牛间隙学习画荷花。晚上,常到寺院长明灯下借光夜读。以卖画为生。长于画梅,亦善写竹石。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这是一首题画诗。王冕钟意梅花,为《墨梅》题有四首诗,这是组诗中的第三首。王冕为自己所画的梅花图做的诗,意在赞颂墨梅的美德。在表明画家创作意图的同时,抒写了墨客的操守和情志。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用白描的手腕,直接描写墨梅的描述。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
王冕与“书圣”王羲之同姓“王”,便认为与王羲之同是一家。洗砚池,是写字、画画后洗笔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王冕这里化用了王羲之的这个典故。
三、四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王冕画中的梅花由淡墨画成,颜色并不娇艳,但它神清骨秀、高洁端庄,自有一股超逸不俗的内在气质。这里凸显了梅花的个性品质与内在精神。
墨梅不以鲜艳的色彩吸引人、谄媚人,求得他人的称颂,只愿散发一股暗香,这股暗香经久犹在,存留天地之间。“清气”对应“浊气”,是天地之间的正气。这两句是墨客的自我写照,墨客将梅人格化,以梅写人,梅与人合一。是孤守清志,还是献媚邀宠,此处已给出选择答案。
《墨梅》其三借梅自喻,表达了不求众人夸赞、不向世俗献媚、只愿给人间留下暗香的人生态度及高洁情操。诗歌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在赞誉梅花中,讴歌自己不求闻达、独善其身的品质。
将梅花色彩之“淡”与清气之“满”相对照,突出地表现了墨梅的丰姿,不雅观赏字画的同时,仿佛闻到了淡墨与梅花的暗香,墨客高洁的品性跃然纸上。
王冕的墨梅图用墨浓淡合适,生气盎然。虽不设色,却生动地传达了梅花的天然神韵。这首题画诗的措辞风格与所题画作的风格附近,笔意简约,诗情画意相互照映,共同表达了诗画家高标清逸的人格追求。
鸣谢:屈雅红(专栏作家 大学教授)
书法:中国书协会员、文史馆员、博导
刘建民
本文转载自:央视重大主题宣扬新媒体“1号线上”【央视荐诗】12月18日,墨梅四首(其三),上海江东书院供稿
审稿:杨文丽
编辑:王小逵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年夜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