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月外史(谭家祜)

天幕低垂

群山肃穆

三月的销魂毛毛雨

清明祭祖 作者梅月外史谭家祜古诗词

夹着微风

润湿着我的衣衫

噎着发哽的喉咙

承续忠孝的薪火相传

雨滴,洗淡了花蕊

雨帘,筛净了空山

顺风顺水, 踏青扫墓

随人流车流,蝶舞引路

拂花步翠岚

莺鸣致哀

睫毛闪亮,远眺家山

我缓缓取出

一方迂腐的手绢

上面依稀残留着

痛楚的泪痕

无奈的酸楚

山坡被野花铺垫

茔冢被野草遮盖

亲人长眠的佳城

笼罩着前世的迷恋

肃清经年落叶

拭去墓碑上的青苔

我执一壶老酒

虔诚三奠三献

我端一个果盘

放置苹果糕点

我翻一页经卷

默念三藐三菩提

我的哀思

通达上八代先人

好喷鼻香啊

酒喷鼻香,果喷鼻香,糕点喷鼻香

碾压住路边的花喷鼻香

我仿佛置身在

弥漫檀喷鼻香的极乐世界

我点燃一串炮竹

炸开思忆之闸门

仿佛瞥见

先辈们带着生前的

音容笑脸,衣袂飘飘

幽然朝我走来

大家聚在一起

过年吃团年饭

抿抿嘴巴

齿颊生喷鼻香

揉揉眼帘

展开画面

我犹记得

那年正月十五闹元宵

公园里看放烟火、舞狮龙

父亲举我坐马马肩

我还记得

我七岁读书上学第一天

母亲挑灯为我缝书包

为我穿新鞋纳鞋底

手上打起的一层血茧

思亲念祖

慎宗怀远

在近代

记起曾祖父谭锦翎

任成都倒桑树机器厂

总工程师,为实业救国

叫嚣不止,奔波不懈

记得他做座右铭的

《锦翎诗抄》里大义为怀心镜秋月的壮语豪言

慨叹一介诗人的雄奋凛然

在清代

我更欣赏

六省为官,官居一品

任福建水师提督的

远祖谭行义

抵御外侮

老将挥刀斩敌寇

决斗苦战疆场

就义沙场撼地天

县城谭家祠

皇恩浩荡,光耀门楣

断石罗渡溪

诗草芊绵,书声隔岸

诵读他的《萝渡诗草》

感叹那首沉珠体的诗篇

三台名人馆里他的塑像

嗅得出散发的墨喷鼻香和硝烟

欣赏一代武将的儒雅文采

文武交辉,先人垂范

那一桩桩,一件件

诉不尽,道不完

长跪作揖

叩首伏拜

添一捧新土

刈除杂草团

我摸摸口袋

里面还留存我髫童时

过年买叮叮糖的压岁钱

软软惠风

袅袅喷鼻香烟

融融腊泪

张张纸钱

为我寄托无尽哀思

为我呈现无量祈愿

而今我们阴阳相隔

子欲孝而亲不待

三柱喷鼻香,许个愿

惟愿岁月静好

逝者安息长眠

祈盼山河无恙

生者喜乐安然

附注:

马马肩:不雅观看演出时,大人把小孩托举放置肩上的俗称。

谭锦翎《咏怀》诗:

平生大义为怀,

不顾自身盈绌。

百凡到眼则明,

心镜有如秋月。

谭行义《怀归》诗:

萝渡溪中有草庐

左邻樵采右邻渔。

书声隔岸高人事,

自课桑麻作世居。

等闲世事悟居诸,

萝渡溪中有草庐。

山自峙兮水自秀,

白云去驻总如初。

山中成长识山韵,

只合山居安素分。

萝渡溪中有草庐,

繁华风景何须同。

弹指流年六十余,

天涯浪迹半成虚。

异日得遂归田计,

萝渡溪中有草庐。

叮叮糖:走街串巷的卖糖人敲击钢板发出叮叮当的声音招睐买主的糖,便是麦芽糖,麦芽糖是当年孩童的最爱。

写于壬寅清明前夕于蓉梅轩

作者简介

谭家祜,字心园,号悦古斋主,又号梅月外史,萝渡逸夫。
川师大汉措辞文学系本科毕业。
四川三台人,中共党员, 原德阳电大副教授 。
有名墨客,书法家,古玩艺术鉴藏家。
先后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新诗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中国乡土作家协会理事、《中原收藏网》字画版版主、中国民族文化研究院艺术品鉴定委员会委员等十余项国家一级文艺组织成员。
有《朝花集》、《落花集》、《品花集》、《聆花集》、《心浴集》、《心园集》、《那山那水那路那人》、《常用词牌名诗话集锦》、《蓉梅庵条记》、《古字画鉴定及辨伪》、《中国历代字画家用印速查手册》等十余部著作。
个中有《朝花集》(中国文化出版社)《品花集》(作家出版社)《那山那水那路那人—陇原丝路游杂咏》(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
诗词作品获十次国家和省市比赛一、二等奖并入选《中国当代诗歌精选》、《建国以来获奖诗词集》。
其书法作品入编《中国当代书法艺术鉴赏》并在第九届羲之杯全国诗字画家约请赛中获奖,被国学研究会和中国民族文化研究院等付与‘’公民字画艺术家‘’名誉称号。
个人传略入编《中国文化名人大辞典》等多种文籍。

诗海

琴声

投稿办法:

1,加微信13099075051发验证“投稿”

版面主编:Arc.

版面编辑:史以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