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这首古诗题目是《听筝》,作者是位列大历十才子之首的墨客李端。
这首诗虽然题目是“听筝”,诗中却没写筝曲的内容、情绪,而是对付弹筝女子的情态、动何为真心理进行描摹,绘声绘色,维妙维肖。

唐诗三百首赏析之五绝只用20字却写出了娇羞女子的芳心暗许

开篇两句诗,写俏丽女子弹筝的画面。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写古筝发出的幽美声音,也写弹筝女子的姿态优雅。
古筝和俏丽女子,两者之间的领悟,是纯粹的中国式文化意境,为当时的文人雅士所必备的文化消遣。

后两句则写弹筝女子的芳心暗许,还动了一点小心机。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看到听筝的人中有自己芳心暗许的人,春心萌动,为了能吸引对方的把稳,博得与对方眼神的互换,“时时误拂弦”,专门弹错了筝弦。

这里的“周郎”指的是周瑜,借用了历史上的典故。
这首诗歌只有大略的20个字,却写出了女子的芳心暗许,还带有一丝刁滑的心计,很有生活意见意义。
尤其是末了两句,洞察入微的写出了女子的生理状态,非常真切。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