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附近,取团圆之意,我们一起欣赏那些感念故乡亲人的名诗词——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中秋临近团聚之意那些感念故乡亲人的名诗词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是孟郊在溧阳所写。
作者从前流落无依,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结束了长年的流落流落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
墨客饱尝了情面冷暖,更觉亲情名贵,于是写出这首动听至深的颂母之诗。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地刻画了墨客久别回籍,即将到家时的激动而又繁芜的心情。
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生理,熨贴入微;不矫揉造作,自然至美。
墨客用高度简洁的抒怀手腕,使作品用最省略的措辞,获取了极为深远的艺术效果。

《还乡偶书》

唐·贺知章

其一

幼年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去家乡岁月多,比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东风不改旧时波。

《还乡偶书二首》写于天宝三年,贺知章辞官还乡。
当时,这位著名的墨客已经八十六岁了,离家也已经五十多年。
墨客重回故乡,望着家乡似曾相识的一草一木,心内百感交集。
墨客在年幼时离开故乡,直到年迈时才返回。
正由于年纪之高,影象才会格外漫长,所有的情意也会更加彰显。

《入峡寄弟》

唐·孟浩然

吾昔与尔辈,读书常闭门。

未尝冒湍险,岂顾垂堂言。

自此历江湖,费力难具论。

往来行旅弊,开凿禹功存。

壁立千峰峻,潈流万壑奔。

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

浦上摇归恋,舟中失落梦魂。

泪沾明月峡,心断鹡鸰原。

离阔星难聚,秋深露已繁。

因君下南楚,书此示乡园。

这首诗当作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的秋季,孟浩然初次离开家乡出游,乘船逆长江而上,经三峡入巴蜀(今四川)。
沿途的艰险开阔了他的眼界,也使他产生了思乡怀亲之情。
恰逢有人欲赴襄阳,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的弟弟们。

孟浩然触景生情,由入明月峡而思念与家人团圆,见鹡鸰在原而感伤兄弟分离,感情表现得自然、朴拙。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的这首乡愁诗,通过阐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乡愁之深。
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蓼莪》节选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译文】

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
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费力!

看那莪蒿相依偎,却非莪蒿只是蔚。
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劳累!

墨客所抒发的是不能终养父母的痛极之情。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陷贼中八个月,大约写了二十来首诗,论深奥深厚蕴藉,当以此诗为最,句句都有言外之意,很值得品味。
全诗抒发了墨客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绪,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沉着蕴藉,朴拙自然,反响了墨客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

月圆之时,我们才知道故乡和亲人的重量。
故乡的山水,故乡的老屋,亲人的关怀,父母的教导......早已经铭刻在心底,生平无法忘却。

诗词天地,与你一起品诗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