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马到底是什么马?听说乃是唐人将马的鬃毛修剪成花瓣一样平常,五个花瓣称五花,三个花瓣称三花。这大概是最早的动物美容了。
不过这种“花瓣头”只是人的审美,动物身上的器官构造皆有实用,马这种动物有时会撕咬打闹,鬃毛可有效保护脖颈免受侵害,刮风下雨或是烈日炎炎之时,鬃毛亦能保暖防晒,到了繁殖的时节,雄马求偶,雌马挑挑拣拣,也要看鬃毛的品质。
如此说来,“花瓣”马鬃,彷佛于马并无好处,只是不由自主,无可奈何。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墨客落笔此诗时,正是仕途受挫之际,表面上写的是鹦鹉,实际上却是在用典故:三国期间,大才子祢衡曾著《鹦鹉赋》,字字珠玑,倾倒众人。
可叹祢衡生平境遇坎坷,四处飘零,末了因口角被江夏太守所杀,墨客触景生情,物伤其类,故而以此意象,寄托自身怀才不遇之愤懑。
祢衡对鹦鹉的描写充满了奇异的想象,在他的笔下,鹦鹉被捕捉之时,“容止空隙,守植安停。逼之不惧,抚之不惊”,如此风姿,哪里是鹦鹉?竟有几分坐守空城的孔明气度。
我不太相信鹦鹉能如此淡定,曾经途经一家专卖鹦鹉的小店,还未进店,已闻其声,进去之后,满眼花花绿绿,满耳叽叽喳喳,满笼子上蹿下跳,偶尔夹杂一句“白日依山尽”,是店主辛劳教导的结果,略一讯问,会说话的要价不菲,大概是鹦鹉学舌的学费。
李白与祢衡眼中的鹦鹉,该当与我所见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