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挫折并不可怕,乃至还可以帮助人们重新思考人生。
明代就有一位大才子,他登时书柜、诗才锐利,可是由于生不逢时,从而命运多舛。
但是经历了坎坷,才知道生活不易,他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归宿。
下面分享的是顾炎武雨中探友,创作了一首七律,开篇沉郁悲壮,结尾却襟怀旷达。

雨中至华下宿王山史家

明代:顾炎武

重寻荒径一冲泥,谷口墙东路不迷。

顾炎武雨中访友创作了一首七律开篇沉郁悲壮结尾却肚量奔放

万里河隐士落落,三秦兵甲雨凄凄。

松阴旧翠长浮院,菊蕊初黄欲照畦。

自笑漂萍垂老客,独骑羸立时关西。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他从前致力于积极抗清,虽然行动多次失落败,末了却入清不仕,仍旧远游华北,志图末了规复明室。
顾炎武的诗作宗法杜甫,有强烈的爱国精神与艺术传染力,值得细细品读。

诗人为了组织抗清力量,不惜散尽家产,四处联结有志之士,希望彼此同心协力,推翻大清王朝。
王山史是他的朋友,他不愿与清廷互助,便隐居于西岳脚下。
墨客十几年前曾经拜访过他,这次是故地重游。

起首两句描述雨中的行程,墨客在雨中迫切地行走,由于道路泥泞,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困难地行进。
不过由于是“重寻”荒径,以是并没有迷路,“谷口墙东”,朋友的那些隐居之处,依然还是影象犹新。

墨客跌跌撞撞,终于靠近了朋友的寓所,可是多少年过去了,早已有些破败不堪,让墨客不禁回顾起这些年来历尽的磨难。
经由了长期的战乱,曾经气节高洁之人,已所剩无几。
而三秦之地也是风雨凄凄,令人悲慨。

落落,指零落的样子容貌,这里指与墨客志同道合的朋友去世的去世、屈膝降服佩服的屈膝降服佩服。
三秦,本指秦朝灭亡后,项羽三分关中。
明末军阀王辅臣曾起兵反清,得到吴三桂的支持,后来行动失落败便屈膝降服佩服了清廷。
作者以“三秦兵甲”,感慨这段历史,墨客以为自己的余生再也无法完成反清复明的壮举,心中十分惆怅。

墨客虽然倍觉伤感,但是他也知道一贯悲痛,究竟徒劳无益,还不如任运随缘。
想到这里,墨客忽然以为心情轻微平复了一些。
颈联转而描写朋友寓所附近的景物,“松阴旧翠长浮院,菊蕊初黄欲照畦。

西岳境内,有松可荫,有地可蔬,有泉可汲。
庭院里有挺立的松柏,苍翠的高竹,田陇中还有野生的金菊,娇蕊初绽,光彩夺目。
如此美好宁静的氛围,纵然不是瑶池,却丝毫不逊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让墨客乐不思蜀。

尾联就表达了作者的神往之情,“自笑漂萍垂老客,独骑羸立时关西。
”墨客回顾过往、感怀出生,嘲笑自己已经垂垂老矣,恍如飘忽无定的浮萍。

不过他并没有灰心丧气,却依然以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结尾7个字旷达不羁,老翁纵然形单影只,却独自骑立时关西,这是何等轩昂的气概。

顾炎武的这首七律情韵婉畅,跌宕起伏。
作者故地重游,心情刚开始还比较放松;等他回顾起那些悲戚的往事,便以为愁闷的心情纷至沓来。
末了他深感壮志难酬,于是只好自我嘲讽,但“独骑羸马”四个字,却是情动辞发,依然表现出一种旷达的情怀。

顾炎武曾说,老柏翻新翠,幽花茁晚春。
墨客虽然没有完本钱身的宏伟大业,但是他也其实尽力了。
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虽然不相信什么超自然的力量,但还是希望天下苍生可以过上安居乐业、安然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