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秋怀
陆游【宋】
少时本愿守宅兆,读书射猎毕此生。
断蓬遇风不自觉,偶入戎幙从西征。
朝看十万阅武罢,暮驰三百巡边行。
马蹄度陇雹声急,士甲照日波光明。
兴怀徒寄广武叹,薄福不挂云台名。
颔须白尽愈落寞,始读法律亲笞榜。
讼氓满庭闹如市,吏牍围坐高于城。
未嫌樵唱作野哭,最怕甜酒倾稀饧。
平生养气颇自许,虽老尚可吞司并。
何时拥马横戈去,聊为君王护北平。
鉴赏
我和很多人一样,对陆游的印象源于初中学过的《示儿》,在短短的篇幅中,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比较于《示儿》的耳熟能详,这首《秋怀》显得有些陌生,吸引
2
送师道弟守德庆
陈宓 【宋】
乃父高皇侍从臣,汝今潜邸牧疲民。
天低日近偏临照,士旷人稀费抚循。
得暇诗书休释手,先公法律自治身。
舟来勿寄南方物,只寄平反惬老亲。
鉴赏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陈宓字师复,兴化军莆田县阔口(今属莆田市荔城区)人,南宋宰相陈俊卿之子,是
3
长歌行
梅尧臣【宋】
众人何恶去世,去世必胜於生。
劳劳尘土中,役役岁月更。
大寒求以,大暑求以清。
维馁求以饁,维渴求以觥。
其少欲所惑,其老病所婴。
富贵拘法律,贫贱畏笞榜。
生既若此苦,去世当统统平。
释子形状骸,羽士完髓精。
二皆趋去世途,足以见其情。
遗形得极乐,升僊上玉京。
是乃等为去世,安有蜕骨轻。
日中不见影,阳魂与鬼并。
庄周谓之息,漏泄理甚明。
仲尼曰焉知,不使人性倾。
此论吾得之,曷要世间行。
鉴赏
出身寒门的梅尧臣为人诚厚,清高自持,颇能体察民间疾苦,尽自己的力量做了许多惠政于民的事情。在建德县(今安徽东至县)为官五年,他拔除弊政,事必躬亲,尽自己的力量做了许多惠政于民的事情。当地民众为了纪念梅尧臣,把县城所在地取名“梅城”,延续至今。“富贵拘法律,贫贱畏笞榜”:富贵之家也要受到法律的约束,不得妄为;至于贫贱之家,也应畏惧法律的制裁,即所谓“笞榜”,而不敢为非,表达了宋代以来利用法律掌握社会所取得的效果,也显示了梅尧臣重视法律的法不雅观念。梅尧臣的这种刚毅刚烈不阿的法律不雅观念,到本日依然是我们后进法律人的学习之模范。
4
咏史上·宣帝
陈普【宋】
不将法律作春秋,安得河南数国囚。
莫道汉家杂王霸,十分商鞅半分周。
斗鸡走狗登皇极,览德毛从何许来。
汉室欲开新室业,王阳分合守蒿莱。
渭桥夹道上瑶卮,甲馆画堂开祸基。
甘露三年造新室,不斗飞燕入宫时。
孝宣不召山阳守,痛在糟糠不下堂。
家国莫先笞已子,汉人空识抱成王。
鉴赏
陈普是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于宁德二十都石堂(今属蕉城区虎贝乡文峰村落),是南宋著名教诲家、理学家,晚年的时候寓居莆田18载,也算是
法颂
汉家治国杂王霸,
商君立法重信诚。
司法当效强项令,
守纪莫忘四知堂。
法当为定纷止争,
律应无贵贱之别。
法如青山亘古在,
我如松柏长相随。
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
来源:涵江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