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海绵演讲中,“国民教授”戴建业老师将带你走进诗词的殿堂,让你进一步领略诗词中的文人风采。
如果有穿越的机会,回到哪个朝代的生存压力最小?为什么李白的洒脱我们学不来?面对生活不顺心、事情不称意、孩子不省心,古代墨客是如何通过自嘲,奥妙地化解人生焦虑的?相信戴建业老师的意见意义阐释,会让你对诗词中的聪慧有更深的理解,也会对你的生活有某种借鉴。

学习这篇讲稿,建议点开视频,聆听戴教授的麻城普通话,效果更佳。

也欢迎朋友们在今日头条“戴建业”专栏中阅读戴教授的长篇文章《世变真难料,吾痴只自嘲——纵谈陶渊明与杜甫的自嘲》。

以下为演讲视频:

戴建业完全演讲视频

在直面阴暗人生这件事上我真的很服陶渊明  戴建业讲诗词

以下为演讲笔墨稿:

我本日的题目是“世变真难料,吾痴只自嘲”,紧张想谈一下古代墨客是如何自嘲的。

题目来自陆游的诗句,想到这个题目是由于主理方在和我互换的过程中,谈到了诗词对付当代社会的影响。
恰好“焦虑”是现在被热议的话题,他们希望通过我讲解古代诗词的办法,让当代人能从古代伟大墨客身上得到些借鉴,学会如何缓解生活的压力,如何缓解精神的焦虑。

8、9年前,我有时地在网站上写博客,没想到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喜好。
我当时写了很多文章,包括社会评论和文化随笔。
2012年,这个网站评比博客名家,我就得了文化类的 NO.1。
(掌声)

六七年前,我就知道自己的文章受读者欢迎,过去,我一贯认为,我写的比我讲的更有趣。
去年我才知道,原来自己的普通话讲得这么好。
(笑声)这统统纯属有时。
9 年前,我把我在本科生教室上的课程视频卖给网络教诲平台。
我在我们学校上课,每节课可以补助 30 块,那个平台问我补助 100 块行弗成,我说那当然可以。
(笑声)我的 74 节课卖了不到 9000 块钱,我根本没看条约,当时的 9000 块钱对我来说就可以了。
我根本不知道人们喜好我这样的普通话。
(笑声)

本日在这里,我想聊聊焦虑这个话题。
这个天下上,实在无论哪个民族、无论哪个时期,都像本日的我们一样焦虑。
常常有人问我:戴教授,如果能够穿越,你想穿越到哪个时期?我在这里老实地见告大家,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痛楚。

每个时期都有富人和穷汉,有帅哥也有像我这样的丑八怪(笑声),有成功者也有晦气鬼。
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难处,大家不要想得太美好。
普希金有一句诗,“所有过去的,都将成为美好的回顾”,由于一旦过去了,被记住的都会是好的事情,而很多痛楚你们可能都不会理解。

事情不称心?别学李白“耍大牌”

我们都想当李白,认为李白可能很快乐,他说“人生得意须尽欢”。
但是我见告大家,李白还说过“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而且他说“行路难”的时候比“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时候更多。

我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见告我,“披一张狗皮随意马虎,披一张人皮难”。
便是说,当狗比当人更随意马虎,由于狗可以活得没有肃静,人要活得有肃静,必须要奋斗,就会很痛楚。
这句话到底是谁说的,我查了很多资料,末了创造,原创者可能是我的父亲。
(笑声)

李白还说过“人生涯着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唐朝男人的头发很长,他们会在头顶上盘一个发髻,插一个簪子,出门戴一个帽子。
“人生涯着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便是说本日我过得不愉快,来日诰日我就不干了。
像李白说的这种态度,我叫他“耍大牌”。
(笑声)

我们每个人“人生涯着不称意”的时候太多了,不可能“明朝散发弄扁舟”。
我假如在学校以为我的领导烦去世了,我肯定也不敢“明朝散发弄扁舟”。
纵然在像“今日头条”这么好的单位事情,肯定也有人不称意,但也不可能“明朝散发弄扁舟”。
大多数人必须要面对生活的困难,面对生活的苦难。

人面对困难、苦难、焦虑,分两种办法。
有一种人的内心天下很强大,就像鲁迅说的,真正的勇士会直视惨淡的人生。
比如屈原,他在空想的高等社会和现实的肮脏社会之间,如果完备无法调和,他就选择不干了。
他的不干了不是走了,不是“明朝散发弄扁舟”,他是不活了,但我们是不可能这样做的。
大部分墨客在面对生活的困难的时候,采纳的办法是“自嘲”,便是自我缓解。

个人条件不完美?长得不帅也有好处

人生有很多事情,我们是有办法改变的,比如我讲的这个鬼普通话,这个是可以改变的。
我没能改变,这个任务在我。
(笑声)

但有些事是不能改变的,比如我想高大帅气、长到一米八,但是我妈妈没能把我生到一米八,怎么办呢?我不能吊颈啊,由于这便是不能改变的事实。
但我也创造了不俊秀有不俊秀的好处。
我和我太太结婚,我太太长得比我好看。
我说:你怎么嫁给我了呢?你可以找到比我更帅的。
她说:嫁给你,我比较放心。
这样一想,我得感谢我的父母把我天生这个样子。
(笑声)

我在主持人董师长西席后面上台,真的不幸,他的一招一式,有模有样,我真的“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刚才在后台,事情职员让我扮装,但我一辈子都不扮装,由于不扮装也有不扮装的好处。
第一,大家一看到我就知道是戴建业。
更主要的是,我心里能有一个安慰。
我前面演讲的董飞师长西席这么帅,我不扮装的时候比他差些,但我假如化了妆,可能和他一样帅。
(笑声)

再比如孩子,我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又俊秀、又聪明、又有造诣、又特殊喜好读书,但如果他/她不喜好读书,怎么办?我创造如果自己干得不好,可以努力;但如果我的孩子干不好,我真的没有办法。

生活总是泼冷水?学学苏东坡的乐不雅观

大家知道,古代墨客有很多是不幸的人,比如苏东坡。
大家都爱苏东坡,我真的很爱他,但他爱不爱我,我不知道。
(笑声)

他一辈子才华盖世,但考上进士往后,基本全部是在被贬谪中度过的。
我们中国人才的历史有一个很怪的特点,那些伟大的人物一来一起来,一走一起走。
他那个时期的聪明人太多了。
不过,虽然他一辈子挨贬,但是一辈子过得比较幸福。
我想见告大家,很多事情一旦换个角度看,情形就会不一样。

苏东坡在很多小事上的处理跟我们不一样。
比如有一次,他邀朋友一起去爬山,但刚一出门就下雨了。
朋友打算不去了,但他却说,为什么不去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缓步。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他的心态太好了,假如当时出了太阳,我们就看不到这么好的词了。

不过我本日不讲苏轼,我讲陶渊明,之以是提到苏轼是由于他和陶渊明有类似的地方。
他爱陶渊明,爱到什么程度呢?他被贬到海南岛的时候带了本陶渊明的诗集,但是陶渊明的诗太少了,诗文加起来只有一百多篇。
他给弟弟写信说,我强制自己每天读陶渊明的诗,最多不超过一首诗。
我假如把陶渊明的诗读完了,我这辈子该怎么过呢?

下一代不争气?看看有5个熊孩子的陶渊明

回到刚才的话题,有些事情通过努力是可以得到的,而有些事情通过努力也得不到。
有些事情我们要去改变,只管即便把它做好,但有些事情是没办法改变的。
我想给大家讲一下陶渊明这首《责子》诗。

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看另一首诗。
陶渊明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他想传宗接代。
陶渊明在27岁旁边得了一个儿子,他曾为此写过一首《命子》。

“顾惭华鬓,负影只立。
三千之罪,无后为急”,他生了一个儿子,高兴得弗成。

“厉夜生子,遂而求火”,他立时找一个火把,用光去照儿子的样子,他希望儿子比自己长得更好。

“既见其生,实欲其可。
早起夜寐,愿尔斯才”,意思是既然儿子生了,希望儿子将来能成为栋梁之材。

他还见告儿子“福不虚至,祸亦易来”,幸福不是随便来的,要通过努力。
祸患很随意马虎来,以是做人要谨慎,要好好学习。

在第一个儿子出生后一年多,他的第二个儿子也出生了,再过了两三年,他的夫人又生了一对双胞胎,这个夫人病故了往后,陶渊明又娶了第二房太太,生了最小的儿子,以是他一共有五个儿子。

“无后为急”是免了,但是之后的麻烦更多,由于他的儿子一个比一个蠢。
(笑声)以是他在《责子》中这样写道:

我们常常说,孩子是父母的精品,我们看陶渊明是若何展示他这几个“精品”的。

他说“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意思是我满头白发,身上的肌肉全部松弛了,自己已经垂垂老矣。
这句话是为了表明,自己现在不能生养了,光宗耀祖就靠这五个宝贝儿子了。

但是立时一转,“虽有五男儿”。
我在这里要讲解一下,我们为什么总说陶渊明的诗“自然”?以这一句为例,这里的“虽”是一个迁移转变连词,这种迁移转变连词一样平常只在散文或口语中才会用,在诗歌中常日是会被剔除的,而陶渊明不是这样,他会用大量的虚词,比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他的诗歌措辞完备是口语化的,怎么想就怎么说,以是我们会说他的诗“自然”。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意思是,这五个儿子全部不读书,不好纸笔,每一个人都跟读书有仇似的。
然后他一个个说下来,展示他的宝贝儿子。

“阿舒已二八,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老二也快15岁了,“行”便是“行将”,是“立时”的意思。
他说老二到了15岁从来就不爱文书,一看到纸、笔就像有仇似的。
(笑声)“志学”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后人因而以十五岁为志学之年。
人家贤人到十五岁就发奋学习,阿宣这宝贝到十五岁却讨厌读书,句中用“而”字迁移转变,给人以“大出意外”的觉得,把凡人和贤人比拟本身就有点搞笑。

更搞笑的还是那对双胞胎:“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这是他的一对双胞胎,阿雍和阿端,到了十三岁居然搞不清六和七。
他们为什么不识六与七呢?13 岁是 6 和 7 相加,他不仅不知道 6 和 7 相加,居然还认不出来。

只有陶渊明才敢这样写,我就弗成。
我记得我儿子小时候喜好数学而不喜好语文,他的作文写得很烂。
初中写游记,他的每篇游记的开头都是:妈妈把早餐做好了,我们吃完了,出发了。
结尾都是:我们玩完了,回家了。
有一天他妈委婉地说:“儿子,你往后结尾不写回家了,好不好?”我儿子直勾勾地看着他妈说:“我不写回家了,我回到哪去呢?”我真是跳楼的心都有了。
(笑声)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他最小的儿子到了九岁,不仅不识数,每天全部的事情便是找梨和板栗吃。

但陶渊明末了却说,“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意思是老天送给了我这几个宝贝儿子,有什么办法呢?我还是饮酒吧。

他是尽人事、听定命,豁达、乐不雅观、慈爱,他一如既往地爱这五个宝贝儿子,与其说是《责子》,不如说是调侃。

我在这里想见告大家,真正的诙谐,或诙谐的最高的境界,便是自嘲,最虔诚的诙谐也是自嘲,最善良的诙谐还是自嘲。
只嘲别人而不嘲自己,那不叫诙谐,那叫尖酸刻薄。
我们古代的伟大墨客在诙谐上达到了最高的境界,他们的人生也达到了最高境界。

我还想见告朋友们,诙谐既是聪慧的自然流露,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更是一种生命的境界。

感激大家!

点击关注“@戴建业”,理解更多意见意义诙谐的诗词解读。

海绵演讲是由今日头条主理的,紧张面向当代青年人的系列演讲活动。
每场活动,我们都会约请今日头条创作者来演讲,他们将在现场分享各自的故事与经历,和对自己所处领域独到的智识与见地。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举办了六场活动。
邓亚萍、姜振宇、火星叔叔、范志红、李永乐、七舅脑爷、毕导、Sheldon、苏萌、邱仁宗、史军、DanAriely等45位讲者登上了海绵演讲的舞台。

欢迎搜索并关注“海绵演讲”头条号 | 微信公众年夜众号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