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古诗词文化占了很主要的地位,诗词之间有天地,有草木,有壮志未满,有春风得意,也有哀肠寸断……

如果说诗词如生活的话,那诗词里面也有一餐一饭,本日推味君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在那些墨客们都把什么好吃的藏在了字句之间。

我们上学的时候都背过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切实其实就成为了鳜鱼专用广告词。

鳜鱼肥美,爱吃鳜鱼的不止张志和一个,文天祥也曾有诗云“ 嫡主人酬一座,小船旋网鳜鱼肥”。

美食也会有诗意那些藏在古诗词中的美食你吃过几种

直到现在人们还是贪恋着鳜鱼的肥美,苏州有道名菜松鼠鳜鱼,大概捕的也是这诗中之鱼吧!

文人墨客中有吃货,这个人必须是苏东坡。

苏东坡爱吃猪肉,也会做猪肉,乃至为猪肉赋诗一首《猪肉颂》,“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切实其实便是参透了烧肉的真谛。

对苏东坡来说,食品不仅仅是吃食,也可以是一个挡箭牌。

苏东坡有诗“莫谈国事,且食蛤蜊”,都有蛤蜊吃了,还管那些闲事作甚?这一招黄庭坚也会用“谁能着意知许事,且为元长食蛤蜊。

溘然以为这帮吃蛤蜊的好可爱,把自己放在一个打酱油的吃瓜群众的位置,“这世间之事跟我无关,我还是吃蛤蜊吧……”,洒脱又无奈。

除了“蛤蜊隐士”,还有些人堂堂皇皇地一直吟诗,表达自己对某种食品的喜好。

就像陆游,陆游的诗总是一种感情很down的觉得,有“去世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壮志未酬的沉痛,也有让人落泪“一赍恨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的爱情哀歌。

但陆游一提及蕨菜,那便是其余一种画风了。

“箭笋蕨芽甜如蜜”、“笋蕨何妨淡煮羹”、“墙阴春荠老,笋蕨正登盘。
”光看这些诗句,仿佛就能看到陆游吃蕨菜那副知足的样子。
不要一脸愁容,碰着自己爱吃的食品就多吃点,这才畅快。

白居易喜好吃笋,便有《食笋》之“逐日逢加餐,经时不思肉。

杨万里对笋也是情有独钟:“只道晨炊食无肉,竹根斤笋两三钱。
”有笋吃,不想肉!
多么直白而又热烈的表达啊!

实在,古人和我们,我们和古人都是一样的。

和舒畅的人在一起,吃各自喜好的食品,都会忍不住表达自己的快乐。

只不过我们是拍照、P图、发朋友圈,而他们会饮酒,吟诗,唱美食……

想获取更多美食文章,请关注微信"大众年夜众号:tui_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