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以展到宋朝,形成了宋词。
宋词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学高峰,在浩如烟海的宋词中,许多作品感情至深,催人泪下,那一首首、一阕阕,寄托着当时的人们对天下、对国家、对爱情、对友情的繁芜情绪,他们为情苦、为国忧、为己悲,全浓缩在几个是非句中,抒发着悲欢离合的绸缪缠绵,也抒发着内心的忧伤、愁绪、沉痛和悲愤。
洋洋洒洒五大卷《全宋词》,其间伤感之作不计其数,有的为国,有的为家,有的为情,有的为爱,那些伟大的词人,在他的作品中,凝聚了最朴拙的情绪,抒发了最深刻的悲痛,句句敲心,首首催泪,成为了中国文学殿堂里的艺术宝贝,至今还让人为之冲动不已。
检索宋词,以下十首该当是最凄美的,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1、最凄美的宋词,怀人篇,苏东坡《江城子·乙卯正月二旬日夜记梦》:
十年死活两茫茫。不斟酌。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悲惨。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回籍。小轩窗。正装扮。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此为苏东坡吊唁原配妻子王弗的词,写意中人、梦中人,影象刻骨铭心,字字刻骨铭心,其哀伤和思念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悲哀而诚挚,最动人心。
当年,19岁的苏东坡与16岁王弗结为夫妻,二人婚后琴瑟和谐,感情极好。然而,定命无常,11年后,王弗因病去世,给苏东坡带来至深的伤痛。10年后的一个夜晚,苏东坡又一次梦见爱妻,醒后写下这首真情隆盛、句句沉痛的词,表达对妻子的刻骨思念之情。
可借陈师道的话评价此词:“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此词因其感情朴拙而成为了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2、最凄美的宋词,离愁篇,柳永的《雨霖铃》:
寒蝉悲惨,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全词缠绵悱恻,情绪凄婉动人,离去词,此篇耀古今。
3、最凄美的宋词,国恨篇,李煜的《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随意马虎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975然后冬,宋太祖派大将曹彬攻破南唐都城金陵,后主李煜去衣露体,肉袒出降,南唐灭亡。在文艺上,说李煜是个绝世天才,丝毫不为过。实在,他不独爱文学,也爱字画,爱音乐,爱雅玩,还爱佛理,更爱女人。在这些爱好的沉溺中,国家大事只是他的余力之余罢了。
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其命运和结局可想而知。
于是,兵败被俘。
国破家亡,平凡百姓亦会悲痛欲绝,何况君王?
李煜被俘到汴京后,写下了这首词。
当所有的东西都不是自己的时候,统统都成了昨夜的梦,只有到梦里才能重温,而且是“无限江山”,而今,“流水落花春去也”,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痛!
痛!
痛!此词可谓:语语沉痛,字字泪珠,长歌当哭,千古哀音。
4、最凄美的宋词,唱和篇,陆游《钗头凤》:词曰: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赍恨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1155年,陆游春游沈园,巧遇唐琬,10年不见,意外相逢,默默对视,无语凝噎。唐琬和此时的丈夫赵士程给陆游“遣致酒肴”。别后,陆游呆立沈园,痛惜许久,多年的思念喷薄而出,遂在墙壁上题下《钗头凤》。
5、最凄美的宋词,唐琬和《钗头凤》,词曰: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薄暮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苦处,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尝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后来,唐琬再游沈园,在壁上读到陆游的《钗头凤》后,感慨万端,便和了这首《钗头凤》。
这一唱一和,除了二人的爱意缠绵,我们分明还能感想熏染到成行的泪雨和滴血的伤痕。
此后不久,唐琬即带着无尽的伤感,怏怏而逝。
6、最凄美的宋词,飘零篇,无名氏《青玉案》,词曰: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游子飘零,无人牵挂,语浅情深,倍见沉痛。
7、最凄美的宋词,感旧篇,蒋捷《贺新郎》,词曰:
梦冷黄金屋。叹秦筝、斜鸿阵里,素弦尘扑。化作娇莺飞归去,犹认纱窗旧绿。正过雨、荆桃如菽。此恨难平君知否,似琼台、涌起弹棋局。瘦削影,嫌明烛。
鸳楼碎泻东西玉。问芳踪、何时再展,翠钗难卜。待把宫眉横云样,描上生绡画幅。怕不是、新来妆束。彩扇红牙今都在,恨无人、解听开元曲。空掩袖,倚寒竹。
物是人非,世变事易,知音已杳。
是美人?是故国?让人想起《桃花扇》中的句子:“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骚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楼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
8、最凄美的宋词,思念篇,欧阳修《踏莎行》,词曰: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一句“楼高莫近危阑倚”,一句“行人更在春山外”,人有多远,思念便有多长!
9、最凄美的宋词,离恨篇,辛弃疾《鹧鸪天》,词曰: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江头的风高浪急,并不是最险恶的,只有人间的道路,才是最险恶的。
让人想起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白夜行》中的一句话:“这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民气。”
10、最凄美的宋词,孤寂篇,李清照《声声慢》,词曰:
寻寻觅觅,冷生僻清,凄悲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干瘪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小雨,到薄暮、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南下金陵躲避战火,不久,赵明诚去世,李清照安葬完丈夫,便追随宋高宗的逃难军队连续南逃,受尽颠沛流离之苦。李清照既受亡国之恨,又受丧夫之痛,还饱尝逃难之苦,这些打击和痛楚凝集心头,无法排解,于是写下了这乎动听至深的《声声慢》。
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这乎词,那便是:镇日愁情,满纸呜咽!
一首诗便是一个故事,一首词便是一段历史。
李煜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愁?
李清照为什么那么多恨?
辛弃疾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平?
苏东坡为什么会那么多情?
当你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这些精彩、幽美、动听的宋词时,一首词就成了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个传奇……
不过,《全唐诗》5万首,《全宋词》2万首,历代散文成千上万篇,不可能首首细吟,篇篇精读,以是才有了很多精选的文集,这些集子经由慎重选择,基本代表了精华,从中可以一览历代最精良的诗文作品。
本日给大家推举一套《诗词大会选题库:唐宋诗词散文一套通》。
这套书一共三册,包括《唐诗三百首品读》、《宋词三百首品读》、《唐宋八大家散文品读》。
这套书由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人、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方笑一教授,和他的父亲、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方智范教授携手编写而成。
方智范教授是教诲部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生平专注于中国古典文学和词学的研究,为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
方笑一教授是“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至今已经到场五季,对节目进行命题,并担当现场学术辅导。
方笑一(左一)出席中国诗词大会
这套书挑选的《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和《唐宋八大家散文》,都是遍及度和威信性极高的选本。
个中,方智范先生长西席对《宋词三百首》中的每一首词都进行了注释、翻译和批驳,方笑一师长西席则对《唐诗三百首》《唐宋八大家散文》进行注释、翻译和批驳,便于阅读和理解。
无论选择的精准程度,还是注释批驳的质量,都是非常专业而精到的,从而整体提高了这套诗文批驳集的档次和水平。
随书还赠予6节视频课程,以及配套诵读音频,每首诗词,每篇古文都有诵读。
这套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共三册,为精装本,适宜阅读和收藏。
这套书原价218元,头条做活动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