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邓丽君唱起《人约薄暮后》这首歌的时候,我被歌词深深吸引,后来我才知道它来自于一首宋词的改编。
“月上柳梢头,人约薄暮后”词句描写古时元宵之夜,少男少女相恋约会的情景,神秘浪漫,温馨动人。
玉轮悄悄升起来了,挂在柳树枝头,散发出皎洁的光辉。白天相识,心怀好感的男女,薄暮之后,相约出来,找一个僻静的地方,谈情说爱,吐露心曲。没有人来打扰,没有任何拘束,相爱的男女打情骂俏,谈笑风生,耳鬓厮磨,缠缠绵绵。
这一夜,幸福属于他们,自由属于他们,风骚也属于他们。总在想,当代社会,屯子城市,青年男女还是那样约会吗?还有那份古老的情怀吗?还有那份令民气动,令人神往的瑰丽梦想吗?
一个元宵之夜,演绎千古爱恋,一场薄暮约会,见证一份真纯情怀,欧阳修的词作《生查子》实在是爱情词作中的经典。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薄暮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这首词写了男女之间的家情,大概是男孩主动,女子多情,双方相互好感。游花街逛灯市,一番甜蜜过后便约下,稍晚点再出来见面,难得良辰美景,如此曼妙的,朦胧的节日,就如这爱情这般美好神秘,我们定不辜负这样的好年华。
我们可以勾勒一幅符合我们心意的恋爱场景。河边柳树下,玉轮高悬天空,银辉洒满河面,波光粼粼,闪闪烁烁。一对男女相依相偎,坐在树下,呢喃密语。月光照在柳枝上,投下浓密的树影,影影绰绰,印在他们的脸上、额上、手上、脚上。朦胧、精美,甜蜜、清幽。这场约会是一首诗,是一幅画,还是一首小夜曲。
这个夜晚充满了传奇浪漫的色彩。人生能有多少很多多少传奇呢?相恋的两个人又能拥有几个这样的夜晚呢?
韶光过去了一年,美好的夜晚永不褪色,永久激动民气,但是世事难料,人生莫测。男女的爱情,发生了变革,详细的缘故原由不得而已,也无所谓去知道答案,明白也罢,大都无济于事了。
一年之后的本日,又到了元宵夜,明月在天,银辉朗照,天地空明。街市灯火,光芒四射,照亮了夜晚,也照亮了欢快的人群。街上还是人来人往,相继而来,人们依然沉浸在无边的狂喜与幸福之中。可怜的男主人公,也随人流,逐步走动,可是,精神低落,心不在焉,意绪茫然。泪水潸然而下,沾湿了软弱的衣衫。心中的人,相恋的她,不见了,失落散了,而且是永久不能再见,不能相聚。有缘相识,无分结合,怎不令人肝肠寸断?
欧阳修词中的这一个男子,站在灯火阑珊处,目光呆滞,面无表情。他在等待,他在祈盼。
像他如此深情的还有一位男子,唐代举子崔护,他重逢一位姑娘,一个人站在东风中,桃花前,暗自神伤,痛惜若失落。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听说一年崔护进京应试而落第,于清明节独游长安城南,见一村落舍绿树环抱,桃花盛开,寂若无人。因口渴打门求饮,一女子开门送水,姑娘倚桃伫立,风采娟秀,绰有余妍,两目流盼。看着面前的诗人,她含情脉脉、似有话要说,但欲言又止。
崔护饮水后对此女子暗生情愫,可是因自己落第不中,心中总是短缺点勇气,故而离庄而去。
第二年清明,崔护重游故地,心有所期。心心念念的他,望能再见美人。然而风景依旧,桃花还是盛开,烂漫如火。而门户却紧锁着,人迹杳然。于是崔护不胜怅惘,题此诗于门壁而归。
故事是否真实,现已无凭可考。但这首桃花诗却写得富于感情,精彩动人,成为他的传世名作。全诗构思新颖由两幅画面组成,十分有趣。
第一幅画面是全景镜头,为“寻春艳遇”,韶光是一年前:“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远景是上苍丽日,中景是南城村落落,近景是人面桃花,彼此映衬,而这统统又都摄入墨客眼帘,多么精彩的画面,多么动人的镜头!
怎能不令人悠然憧憬?难怪作者念念不忘!
第二幅画面是特写镜头,为“重寻不遇”,韶光是一年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春游城郊的意外奇遇,自然使墨客难于忘怀,以是第二年清明特意前来寻访,但却嫡黄花:人面已失落,桃花依旧,多么令人沮丧的画面!
这是一首失落去爱情遗憾的诗,而且他也是一首哲理诗:人间间每天的事物,不断地变革,可以说这天月牙异,所谓“岁岁年年人不同”;而事物却生生不已,“年年纪岁花相似”。“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一句句的诗句,无不提醒我们抱紧面古人。
千年已过,岁月蒙霜,青春早已凋零,芳华早已谢尽,可怜的少男少女们,碰着得当的那个人, 你还要等待多久?
一段感情,不要在你最想珍惜的时候,那个人已经散落在人海,这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后来 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
可惜你早已远去 消逝在人海
后来 终于在眼泪中明白
有些人 一旦错过就不再
——刘若英《后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欠妥,联系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