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罗衫袂迎东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李贺·《秦宫诗》

李贺这个鬼才,这首《秦宫诗》实在便是用来骂人的。

但是你看第一句,这分明是一个翩翩美少年,他穿着“越罗衫袂”,腰间系着一条赤色腰带,腰带上镶着美玉,玉上刻着麒麟,以为姣好美少年就这样惟妙惟肖地涌现了。

在诗词中,直接描写秦时男子穿着的可不多,这首诗尤其宝贵。

看衣识人从古诗词中洞见由秦至宋的前人穿衣风格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汉乐府·《陌上桑》

这是一首汉乐府,光阴自然是来到了汉朝。

你看汉朝女子是若何一副打扮:倭堕髻是发型,发髻偏在一边,呈坠落状;接着是配饰,耳朵上戴的是珠宝耳环。
缃绮是有浅黄色花纹的织品,此为下裙;紫绮是有紫色花纹的织品,这是上身穿着的短袄。

这首《陌上桑》后面还有一句:“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帩头便是头巾,可见汉朝少年常日都戴着帽子和头巾。

魏晋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曹植·《洛神赋》

到得汉末,魏晋期间,出身了一个奇才,名叫曹植。
在他的想象中,仙女的打扮该是这般样子容貌:

她身披明丽的罗衣,带着精美的佩玉。
头戴金银翡翠首饰,缀以周身闪亮的明珠。
她脚著饰有花纹的远游鞋,拖着薄雾般的裙裾。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喷鼻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由汉至堂,人们的装扮又发生了改变,先看宫廷中天子是若何的奢华:

宫中的卫士是须要佩戴赤色头巾的;天子要穿绣着翠云的皮裘,头戴冕旒;喷鼻香炉中烟雾袅袅,环抱着天子浮动飘忽。
末了听到配声,是臣子向天子叩头发出的声音,可见臣子常日是配有装饰的,多为玉佩。

三月三日景象新,长安水边多美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杜甫·《美人行》

从皇宫中游历一番,咱们再去长安城看看姑娘呗!

三月三,阳春时节,曲江河边聚拢着好多俊秀的小姐姐!

她们姿态冶艳,神气高远,十分淑美却不造作,她们肌肤玉润,胖瘦适中,妖怪身材!

她们穿着用金银线镶绣着孔雀和麒麟的华美衣裳,与暮春的俏丽景致相映生辉。

头上戴着什么珠宝呢?是薄薄的翡翠玉做的花饰,垂在两鬓。

背后又有什么点缀呢?哇哦!
她们的腰裙上都镶嵌着珠宝!

五代十国

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
轻颦双黛螺。
——李煜·《长相思》

到五代十国,那时的李煜还没经历过人生的磨难,心中只有儿女情长,这首词是他笔下的仕女图。

“云一緺,玉一梭”,分别描述了女子发式和头饰,头上梳着象水流旋转盘结的发髻,发中插着一根玉簪子。
穿着呢?是淡雅的纱衣和轻盈的罗裙。

寥寥十数字,仅仅从侧面描写,我们却可以想见这位女子必定是气质高雅、风采绰约的女神。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侧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李清照·《永遇乐》

前面说得再好听,都是男人的视角,如果切换到女人的视角,我们就碰着了宋朝的才女李清照。

她说啊,老娘年轻的时候,生活在最繁华的汴京,平时就跟小姐妹们做做游戏,最爱的便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头上戴插着翠鸟羽毛的帽子,还有用金线捻成的雪柳。
那是我一年中最俊秀的日子,深深以为老娘天下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