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中,诗绝对是不可忽略的一大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残酷的篇章。历史上涌现的墨客有很多,不过最有名的,该当便是被冠以别号的墨客,那么这些诗仙、诗圣、诗魔、诗神、诗狂、诗佛、诗鬼,他们都是谁呢?
诗仙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神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墨客,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墨客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差异,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天子(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豁达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造诣为最高。其歌行,完备冲破诗歌创作的统统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荡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洒脱洒脱,能以简洁明快的措辞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墨客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诗圣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墨客,与李白合称“李杜”,而他本人被称为“诗圣”。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抑扬,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抑扬”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期间,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阴郁、公民疾苦,他的诗反响当时社会抵牾和公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诗魔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喷鼻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师长西席,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搬家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墨客,唐代三大墨客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措辞夷易普通,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喷鼻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诗神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有后众人尊称他为“诗神”。
苏轼对社会的意见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笼罩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个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畅快。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苏轼对社会现实中各类不合理的征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驳现实作为诗歌的主要主题。更名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驳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面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习进行鞭笞,表示出更深奥深厚的批驳意识。
诗狂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唐代墨客、书法家。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少时以诗文有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付与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来宾等职。
贺知章作为唐朝前期的一位主要墨客,其诗为难刁难唐诗的康健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引浸染,对盛唐诗歌创作实践也具有示范意义,并对盛唐诗歌的繁荣产生了“一花引来万花开”的巨大效应,为唐诗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诗佛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墨客、画家。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不雅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王维多才多艺,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以灵性的措辞,生花的妙笔为我们描述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真切之作。王维在诗歌上的造诣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诗鬼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首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中唐的浪漫主义墨客,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空想、抱负的追求。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常常运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往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