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个自称是作家的李楠枫在头条大放厥词,毒辣攻击歪曲毛主席的词作《沁园春·雪》,他的倒行逆施,胡说八道遭到了头条浩瀚网友的批驳和痛击,人们不仅要问这个人是何许人也?竟如此狂妄而不知天高地厚?

有网友通过查找此人的资料,创造他是中国交建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第一支部布告,原名叫李安辉,他还是一名党员和湖南人,他这次风头出尽真是给广大党员和湖南人丢尽了脸面。
他还有浩瀚的头衔,比如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新闻拍照学会会员、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看来是他的头衔帽子满天飞,可以拿扫把扫。

李楠枫出版一本古诗词集《此生本应是情痴》,听说这是他与别人合著的一本书,究竟他写了多少句诗词不得而知。
这个人还是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的,还常常堂而皇之参加读书会,一个连最少是非不雅观念和认知水平都没有的人,我不知道他的读书读到哪里去了?估计是越读越反动。

有人翻出了他在《交通培植报》揭橥的几首古诗词,不妨拿他的一首《咏莲》诗来剖析一下,这个人到底配不配楹联学会,诗词学会会员的资格?下面是他写的《咏莲》诗:

谈恶评毛主席诗词的作家李楠枫的一首直白而平庸的古体诗咏莲

咏莲

作者/李安辉(李楠枫)

六月芙蕖竞艳明,湖深一朵独盈盈。

中通外直堪为楷,喷鼻香远风清是乃英。

自爱安宁君子重,更兼淡泊利名轻。

花余更有莲蓬在,采去莲蓬藕尚横。

如果以一个初学者或者一样平常的诗词爱好者来论,是一首平仄押韵都中规中矩的近体诗,没有亮点没有新意,但能表达清意思,把莲的一些特性和品质呈现了出来,如果打分的话也只能是勉强六十分,由于无数人都在重复他这样老套的写法,是真正的陋俗不胜的那种下下品。

要知道作者是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的自认为是很有文化的高材生,也是楹联学会,诗词学会的会员,论说他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也懂得一些古典诗词蕴藉隽永的写法,他把《咏莲》写的这样直白浅近和平庸就让人大跌眼镜,解释他诗词学会会员的头衔是华而不实的浮名,根本没有真才实学。

为什么说李楠枫这首古诗词是陋俗不胜的下下品?我们不妨逐句来解剖一下,用事实来说话,免得说在曲解他。

开头首联“六月芙蕖竞艳明,湖深一朵独盈盈。
”一个“艳”字统领了全诗平庸俗气的基调,这也是他全诗的诗眼,一样平常来说诗眼是亮点,最吸引人的地方,而李楠枫这两句诗涌现的诗眼无疑是最大的败笔,就像猴子穿了艳丽的裙子那样不堪入目。

颔联“中通外直堪为楷,喷鼻香远风清是乃英。
”“楷”“英”和“乃”都不精髓精辟,非常生硬。
有凑字、凑韵、凑意之嫌,看起来很别扭,“中通外直”虽然是借用,但显得直白浅近,属于东施效颦,越学越丑。

颈联“自爱安宁君子重,更兼淡泊利名轻。
”这句用字同样有凑字之嫌,“君子重”是生造词语,勉强凑意。
尾联“花余更有莲蓬在,采去莲蓬藕尚横。
”平铺直叙,缺少蕴藉深奥深厚之感,一个“横”字大煞风景,把莲蓬写的非常俗气。
颈联尾联中涌现的“更兼”“更有”还有两个“莲蓬”都有啰嗦重复的味道,是词穷意尽的表现。

从全体诗的艺术手腕来看,大概是作者读古典诗词读得少,写得少的缘故原由,用词的视野和裁度表现得非常狭窄和局促,拿不出更有新意的词句来表达,以是就东拼西凑,把莲花的淡雅和清洁的气韵写没了,写俗了,毫无美感,形同嚼蜡,属于不入流的作品,与他是诗词学会的会员很不相称。
他这样的诗词水平还在头条大言不惭谈诗词的艺术性实属是打自己的脸,纵不雅观他的这首诗,毫无艺术可言,徒有其形而没有其骨。

诗词的艺术性表现在抒怀性,思想性,音乐美和蕴藉美等方面。
李楠枫的这首诗有一定的抒怀性和思想性,但由于练字造句等修辞艺术的拙劣表现让他的抒怀性和思想性大打折扣。
虽然这首诗也讲究了平仄和押韵,但由于凑字凑句重复得太厉害了,使得音韵的美感荡然无存。

要说蕴藉美,这首诗便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便是直来直去的什么“中通外直”“淡泊名利”之说,虽然没有抄袭古人作品之实,但也有照搬古人作品之名,由于他顺手拿来的太明显,没有新意。
他的其余一首诗也很蹩脚,一模一样:

天涯一别子规啼

闻君今日是佳期。

我寄冰心与明月

随风直送到山西。

这首七言诗模拟李白的诗太明显了,就像抄袭一样。
这种不动脑筋的拿来主义可以看出他写诗的

李楠枫引来泼天的流量现在不敢接了,在狂风骤雨般的还击回嘴下他招架不住了,开始惶惶不可终日,猖獗删帖改名,企图消灭证据,但互联网是有记录的,他便是删干净所有诋毁伟人诗词的辞吐,删干净所有崇洋媚外的辞吐也有老底在那里,他想洗脱自己的毒辣辞吐恐怕没那么随意马虎。
李楠枫绝不是为了所谓的艺术性来评论伟人的诗词,他的别有用心昭然若揭,以是他遭到反击而身败名裂也是一定的事,等待他的估计是他单位对他不当辞吐造成的恶劣影响的严厉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