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二)——8.人之初

一、发言导入

1.《三字经》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家喻户晓,它的核心思想包含了“仁、义、诚、敬、孝”。

《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并称三大国学启蒙读物。

小语一年级下册部编 识字二8人之初 一

2.板书课题

二、学习生字

之 初 性 善 迁 教 习

贵 专 幼 玉 器 义

加一加:

衤+刀=初

忄+生=性

辶+千=迁

孝+攵=教

幺+力=幼

比一比:

性-性情

姓-姓名

幼-幼小

动-动作

多音字:

jiāo(教书)

jiào(西席)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第一节

人之初,性本善,性附近,习相远。

译文:人在初生时,天性都是善良的,人和人的天性大致靠近,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诲不同,才形成巨大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译文:如果对孩子不严加教诲,孩子善良的天性就会改变。
教诲孩子的方法,贵在教导他学习收视反听,始终不懈。

3)这小节在讲什么?从哪里看出?

(讲教诲—从苟不教、教之道看出,解释后天的环境和教诲对孩子非常主要)

3.学习第二节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作甚?

译文:孩子不读书学习,这是很不应该的。
幼小的时候不学习,终年夜往后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译文:美玉不经由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读书学习,就不会懂得知识和道理。

3)这小节在讲什么?从哪里看出?

(讲学习—从子不学、幼不学、人不学看出,解释后天的自觉学习对孩子十分主要。

4.辅导朗读 并背诵

四、辅导写字

1. 学偏旁

衤—衣字旁(与衣服有关),初指开始用剪刀裁剪衣服。
初的意思是开始

独体字:之 习 玉 义

2.独体字的写法:

(占格居中,旁边平衡)

之:一点偏左,横撇的角度要小,捺向右伸展,整体上收下放。

习:先外后内。
横折钩在格子居中,点短提长。

玉:三横间距要均匀,中间一横最短,下面一横最长;竖在竖中线上,点不能漏掉。

义:先写点。
点在竖中线左侧,撇高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