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人后来的诗作中,常常提到父亲对他们的严厉。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苏轼的一首趣诗,诗名《夜梦》。这首诗写于苏轼被贬至儋州后,此时他已63岁,这是他人生很困难的光阴。一日,他做了个梦,梦到了小时候调皮的自己,那时候他常被父亲逼着读书。醒来后他写下了这首诗,让人从头笑到尾,只能说东坡真的是小从皮到大。让我们来品一品:
《夜梦》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初及桓庄初。怛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钓鱼。我生纷纭婴百缘,气固多习独此偏。弃书事君四十年,仕不顾留书绕缠。自视汝与丘孰贤,易韦三绝犹然仙。如我当以犀革编。人在最难的时候总会回顾起童年的美好光阴,虽然这首诗中写的是自己当年被逼读书的无奈,但通读全诗我们会创造,墨客对那时候怀念的。诗的首联先写自己梦到年少时快乐地嬉戏光阴,溘然想起父亲让自己读的书,一下子就没了玩的兴致。一个“惊”字,可谓点睛之笔,令人面前一亮。
次联则是写自己为何会“惊”,由于父亲让自己读到春秋,而自己刚开始念恒庄。这两句对仗工致,也为后句埋下伏笔。第三联是墨客的妙语,担心被责备的墨客心中各种不安。“挂钓鱼”指的是鱼挂在钓钩上惶惶不安的样子,墨客用这3个字来形容自己此时的状态,可谓生动有趣,原来少时的东坡和没完胜利课时的我们是一样的。
接下来的两联是醒来后墨客的反省。这40年自己官场沉浮,放下了手中的书本,到头来却落得了现在的田地,于是现在便打算不再管仕途的各类,只愿好好地读读书。看得出来,晚年饱受打击的东坡此时已经看清了朝中的各类。事实上,在接下来在儋州的日子里,他确实写下了不少经典诗词作品,也干了不少实事,这也是如今儋州人喜好他的缘故原由。
诗的落笔也很故意思。“易韦三绝”是一个典故,形容当年孔子读《易经》时,由于太刻苦读断了连着竹简的3根丝线。苏轼认为自己天赋平庸,如果要像孔子一样成为贤才,须要比他还用功,那书简怕是要用犀革来编了。虽然这是苏轼的自嘲,但也可见他的决心。
纵不雅观苏轼这首诗,通篇风趣诙谐,小东坡的调皮,被写得跃然纸上,读来句句令人捧腹。而在字里行间,我们也读到了东坡对少年光阴的怀念。那时候父亲还在,或许他还能常常和弟弟苏辙一起玩闹,可是如今行将就木的他却与故乡亲人们隔着千山万水,此时贰心中的落寞可想而知。读着这首诗,回顾着自己的童年,那些年被父母逼着读书的光阴,如今想来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