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诗,便是说理诗。
哲理诗内容深奥深厚憨实、蕴藉、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光鲜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大都是四句的绝句。千百年来,中华大地留传了许多哲理。这些哲理随着诗流传下来,至今读来,依然发人深省、让人受教。本日,诗词君分享16首哲理诗,每一首诗都包含一个道理,读懂会让你生平受益。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哲理】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好。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哲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提高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算作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孔,只缘身在此山中。【哲理】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不雅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孔。要认清事物的实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不雅观察,既要客不雅观,又要全面。不雅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哲理】“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以是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久“深”而且“清”。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接管新的知识,才能保持不断的进步。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自去实践,方能学有所成。游山西村落宋·陆游莫笑田舍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落。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打门。【哲理】人们在磋商学问、研究问题时,每每会像迷路一样平常,出路难寻。如果坚持不懈,连续前行,便又会豁然开朗,创造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世间事物便是此消彼长。放言五首·其三唐·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怖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去世,生平真伪复谁知。【哲理】要知道事物的真伪利害只有让韶光去磨练。经由一定韶光的不雅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孔终会呈现出来的。
寄兴宋·戴复古长愿大家意,生平无别离。妾当年少日,花似半开时。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哲理】世间没有纯而又纯的黄金,纵然是白色的璧玉也会有瑕疵。引申为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的事物,人都有优点和缺陷。蚁唐·元稹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哲理】小小的蚂蚁也会造成巨大的侵害。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变革,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这告诫人们切莫轻视小的变革,以至酿成大祸。赐萧瑀唐·李世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哲理】只有经由尖锐繁芜斗争的磨练,才能稽核出一个人的真正品质和节操,才能显示出谁是忠贞的强者。
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年夜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哲理】修身而品质高尚的人,并不须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扬。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哲理】节制了精确的不雅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征象看到实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泾溪唐·杜荀鹤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哲理】愈是危险的地方,人们就会愈加小心,也就较少发生事件;相反,平坦安稳的地方,人们每每粗心大意,反而随意马虎出问题。
小松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哲理】没有人赏识你,只有当你真正出类拔萃的时候,人们才会投来赞赏的目光。城南宋·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哲理】桃花、李花虽然俏丽,生命力却弱小;青草虽然朴素无华,生命力却很强大。八至唐·李冶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嫡月,嫡亲至疏夫妻。【哲理】如果东西向的两个物体方向相反,乃至无穷远,仍不外乎一东一西,可见“东西”说远也远,乃至“至远”。这“至近至远”统一于“东西”,是知识,却具有深刻的辩证法。
这些诗中的哲理放在本日,依然适用。当我们读懂了一首诗,明白了一个哲理,人生,只有益处。你能读懂多少首呢?
文章来源:诗词天下,版权归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台不雅观点。
声明:如有侵权,造谣,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