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除了以上身份外,还是一位词作家,虽然他现在流传下来的词作只有五首,但是风格却都不同,比如他的作品《渔家傲》颇具豪放之风,对后世苏轼等人首创豪放一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御街行》却又悲惨婉转,令人不忍卒读。
而本日,我们来看他一首比较有趣的作品,便是这首《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三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新政的改革,欧阳修也在这一年内召为知制诰,积极支持改革,两人志同道合,又都善长文学,以是交情十分深厚。
但由于他们的改革,牵动了许多守旧派的利益,以是终极还是以失落败而告终,在庆历五年时范仲淹被贬。

这首《剔银灯》的详细创作年代不详,但是从词意来看,彷佛是在被贬之后,和欧阳修席上分题(在酒席上拟题分韵进行赋诗或填词的一种办法)所写下的。

在这首词中,词人从昨夜读《三国志》的事宜,引出他对三国历史的评价,继而化用白居易《狂歌词》的诗意,表现了自己对付人生的意见,词人虽然以诙谐诙谐的笔调写出来,彷佛是在奉劝众人“及时行乐”,但是仔细品味之下,却也能令我们感到词人的无奈和苦闷。

范仲淹即席而作的一首剔银灯嘲笑曹操孙权刘备感慨人生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范仲淹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
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间都无百岁。
少痴騃、老成尪悴。
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小注:(1)騃[ái],意为呆、傻;(2)尪[wāng]悴:意为年迈衰弱的样子。

上片起句写昨晚看《蜀志》而引发的感慨,“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词人将三国期间的三位豪杰提了出来,但是却用一“笑”字来评价,为什么?由于“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在词人看来,他们机关算尽、尔虞我诈,却谁都没有得到称霸天下的局势,而只是三分天下,各自为王。
以是词人认为,“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机关算尽太聪明,反不如那个要醉去世即埋的刘伶,一醉泯恩仇来的逍遥和高兴。

下片跳出三国之事,将曹操、孙权、刘备三人抛在一边,词人来诉说自己的人生哲学。
他认为,人生短暂,并将人生分为少年、中年、老年三个阶段,他说,“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少年时浑浑噩噩不懂世事,老年时体弱力衰不能干事,只有中间的中年光阴,才是最斗志昂扬的时候,但这段光阴也很短暂,以是“忍把浮名牵系”?怎么能被功名牵绊呢?以是纵然,“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即便官居一品,俸禄千金,也无法抗拒年迈体衰的自然规律。

苏东坡曾作词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骚人物”,正是感怀人生短暂,不要将功名荣辱看得过分主要。
此时的范仲淹,已经年近六十,还被贬谪在外,心情的烦闷可想而知,以是用这种偶一为之的笔墨,来抒发内心的苦闷之情,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首词,虽是筵席之作,但是却不像五代宋初时的大部分词作那样,感慨相思、酒宴歌妓等内容,而是通过吟咏三国的历史,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这未尝不是一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