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词作者最出名确当然是“南唐后主”李煜
实在,李煜的老爹“南唐中主”李璟也是一个颇有才华的词人。

我是真拍浮的猫,一个诗词文化爱好者。
记得关注我,一起来欣赏李璟李煜父子两首冷门诗词,读来回肠荡气,千年后惊艳民气。

第1首,李璟《望远行》:玉砌花光锦绣明,朱扉永日镇长扃。
夜寒不去寝难成,炉喷鼻香烟冷自亭亭
辽阳月,秣陵砧,不传但传情。
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

这首词写在家女子思念远方的爱人。
“玉砌花光锦绣明”解释韶光,乃是思妇在白天的思念。
而“夜寒不去寝难成”,奥妙将韶光过渡到夜晚。
可见,思妇思念之情,乃是从白天直到夜晚,一贯未曾停歇,足见思妇思念之深。

李煜父子两首冷门诗词读往返肠荡气千年后惊艳人心

同时“锦绣明”的色彩鲜亮,而“镇长扃”的色调阴冷,短短两句已具有光鲜的比拟,越是富贵名利的优雅景致,越见内心悲惨冷落的哀伤感情。

炉喷鼻香烟冷自亭亭,让我想起张爱玲《第一炉喷鼻香》的书名。
彷佛提起喷鼻香炉,便想起了哀怨的女子。
而李璟词里说“炉喷鼻香烟冷自亭亭”,冷和自两个字不可轻易放过,乃是凸显冰冷内心最得当的词语。

辽阳月,秣陵砧,与李白名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意思相同,所衬托的乃是思妇期待“外子罢远征”的心情。

李璟这里直接用一句“不传但传情”,将这种感情更加委婉表达出来。
思妇可以听到捣衣之声,声声切切,却无法将自己的思念送到远方的爱人身边。
那么心内的思念只能自己承受,堆积下来,便成为无法承受的苦涩。

征人归日二毛生,二毛,也便是头发斑白。
一个“惊”字,表示了思妇对丈夫久征归来的惊异和年华老去的忧虑。

自然,结尾两句多数只是出于思妇的想象,而并非真正面前发生之事。
但是思妇却不能不这么思考,她担心光阴空流,乃至担心自己年迈色衰,将来爱人会不爱她了。

而这种思绪,正可以见出这些日子中,这名女子是如何被思念的感情缠绕,是如何承受相思之苦。
后人阅读这首词,自然也就深受传染了。

第2首,《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月牙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喷鼻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提起《虞美人》,大家很快就想起“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想起“问君能有多少很多多少愁?宛如彷佛一江春水向东流”。
而这一首《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的有名度就要低不少了,属于相对冷门的作品。

这首词同样是李煜末了生涯的作品,以是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亡国之恨与后悔之情,更有一种模糊的愤恨在个中。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开篇写凭栏所见的景致,看似色彩光鲜,春天即将到来,然而李煜内心是相称苦涩的。
这便是用乐景写悲情,通过一种反差来强化内心的痛楚。

凭阑半日,显示出李煜发呆之久,显示出李煜内心痛楚积淀之深。
独无言,显示出李煜的孤独无依,身为囚徒,更感想熏染到重重压力,朝不保夕,天地虽大,彷佛也只剩下了自己,让李煜如何承受呢?

“依旧竹声月牙似当年”,引发李煜的回顾,乃是用今昔比拟,表示“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之意。
过去的春天景致有多么迷人,将来的春天景致就有多么的哀伤。

这是血淋淋的现实,这是无法挽回也无法改变的缺点,对李煜来说,只有痛楚才是真实的。
因而李煜用“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来结束这首词,而贰心内的血泪却无法轻易结束,纵然经由千年,依然能够让读者感想熏染到那份痛楚。

这样的一首词,一方面让人惊艳,感叹李煜的才华,一方面更让人动容,感慨李煜的悲惨遭遇。
大概,末了李煜被鸩杀,对他而言,反而是一种“分开苦海”吧。

大家还知道哪些好诗词呢?你们自己有创作过诗词吗?欢迎留言哦。
我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随意马虎,也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多多收藏和分享我的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