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还有那三三两两放学归来的儿童”这统统都被闲居村落庄的墨客捕捉到,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刻画出一幅活气盎然的“春日村落居图”。
《村落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仲春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这首《村落居》可谓无人不知,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畅的感情,给人以美好的感情传染。
高鼎是清代后期墨客。字象一,又字拙吾。其人无甚业绩,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期,一样平常人提到他,只是由于知道他写了一首有关放鹞子的《村落居》。足见此诗的影响力。
当代作家、墨客孙朝成评价高鼎的这首诗说,这首诗以轻快的笔调写出儿童放鹞子的自由与快乐的情景,墨客的快乐与儿童的快乐在诗里交融,让人读来十分轻松。以是这首诗可以突出重围,入选小学教材,成为当代学生的启蒙诗词之一。
虽然中国历史上写屯子生活的诗词不胜列举,但简大略单、平平淡淡的生活便是最美的诗。
读完这首无人不知的《村落居》,我们再来读另一首同样经典但却鲜有人知的《村落居》。比较较高鼎诗中充满的勃勃活气和无限童趣;张舜民这首《村落居》则满是安宁祥和、恬淡温馨。
《村落居》
宋·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张舜民是北宋文学家、画家。墨客陈师道的姊夫,苏东坡的好友。
这首诗刻画的是屯子秋日薄暮的小景,流水环抱着水田,竹篱外种满了绿竹;榆钱已经落尽,槿花也变得稀疏。夕阳西下,牛背上没有牧童骑卧,只带着成对的乌鸦,溜达在回村落的小路。
墨客本身便是一位画家,以是全诗充满画意。在题材选取上,田舍的情形,见诸于诗的已经不计其数,很难写出新意来。这首诗采取远近交替的写法,前两句是详细描写村落居,后两句是从村落居以外来描写村落居,重在对场景气候的渲染陪衬,以大特写的手腕,供应带有暗示性的画面,实现了后来居上的效果。
在写作手腕上,前两句直接写静,后两句是动中显静,在同一画面上合营得很和谐。“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也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全体画面没有一个人,虽然是写动,但节奏很缓慢,表现出大自然安宁祥和的气氛,给人以恬淡温馨的享受,充分表示了作者的审都雅。读着这诗,很自然地令人想到《诗经》所写的“日既夕矣,羊牛下来”那幅原始的自然美的风光来。
牛背上站着乌鸦的情形,钱钟书《宋诗选注》指出同时人诗中也有,如苏东坡儿子苏迈诗“叶随流水归何处,牛带寒鸦过别村落”,贺梅子诗“水牯负鸲鹆”。但张舜民把这一景象与整诗所表现的境界融成一片,以是更为成功。
这两首《村落居》,你更喜好哪首?这样的村落居生活让你神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