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卫视《向上吧诗词》冠军杨强老师,

八节课,教会你写格律诗,

点击下图看看免费课程!

六言诗是古代中国诗歌文体的一种,全诗都是六个字一句。

10首六言诗像风景画一样比五言七言还美

相对付五言诗和七言诗,我们对付六言诗理解甚少,实在,六言诗也有许多精良经典的作品。

诗词君分享十首六言诗,一起体会诗中的诗情画意。

《过山田舍》

唐代: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走上板桥,只听桥下泉水叮咚。
日过中午,茅草房前公鸡啼鸣,不要责怪烘茶冒出青烟,应该光彩晒谷正逢晴天。

顾况的这首六言绝句朴实清淡、萧散自然,写出了隧道的田舍本色。

《田园乐七首·其三》

唐代:王维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采菱泛舟体验渡头疾风正吹,拄动手杖到树林西面看夕阳西斜。
我便是那杏树坛边的渔父,也便是住在桃花源里的人家。

宋代文学家黄庭坚认为只有参透王维的六言诗,“乃真知摩诘者”,所指当是这种安闲淡定的禅心。

《春景》

唐代:李白

门对鹤溪流水,云连雁宕仙家。

谁解幽人幽意,惯看山鸟山花。

大门正对着鹤溪的流水,浮云连着雁宕山上的人家,如仙家一样平常。
看惯了山上的鸟儿和花儿,谁能理解这幽居之士的清幽之意呢?

我不是不理解 ,我是倾慕好吗?

全诗写的是春天的景致,表现了阔别鼓噪尘凡,寄情山水,孤独却又不失落清闲的意境。

《山行》

唐代:杜牧

家住白云山北,路迷碧水桥东。

短发潇潇暮雨,长襟落落秋风。

家住在白云山的北边,在碧水桥东迷夫了方向。
头发上还沾着傍晚下的潇潇雨水,衣服上已经落满了秋风。

杜牧作《山行》二首,大概这首不如另一首著名,但此诗意境悠远,在为数不多的六言诗中可谓是佼佼者了。

《寻张逸人山居》

唐代:刘长卿

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

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

高大的岩石,是只有鸟儿才能过去的通道,空山里面,还有人家生活。
桃源一定在更深处,你看那深涧中的水,浮着落花流出。

少有人烟,小溪浮花,好一个隐居之所。

《开元乐》

南唐·李煜

苦处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

空林有雪相待,野路无人自还。

苦处都在这几缕白发之中,生平都付与了这青山。
空空的林中,只有雪在等着我,野外的小路上,没有人,只有我独自回来。

全词以画境衬出心境,手腕委婉但愁情挚烈,于气氛的渲染中陪衬出作者孤寂生僻、坎坷无望的出生遭遇,直白而明晰,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江南三台四首·其三》

唐代:王建

青草湖边草色,飞猿岭上猿声。

万里湘江客到,有风有雨人行。

青草湖边的草,那么茂盛,飞猿岭上,响彻着猿的鸣叫。
万里湘江,风雨路上,孤客行吟。

那位孤独的客人是不愿与权贵与世浮沉的墨客,这风雨代表了大唐风雨飘摇的现状。
诗中真实地反响了中晚唐期间,唐王朝国势日下,有志之士报国无门、回天无力的孤独与彷徨的心态。

《剡山夜月》

唐代:朱放

月在沃洲山上,人归剡县溪边。

漠漠黄花覆水,时时白鹭惊船。

当玉轮升到沃洲山上的时候,在剡县溪边,有人正归来。
连绵的黄花映着流水,时而有船惊到了河上白鹭。

夜行时,能独享这俏丽的夜景,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

《小江怀灵一上人》

唐代:皇甫冉

江上年年春早,津头日日人行。

借问山阴远近,犹闻薄暮钟声。

江上的春天,年年来得早。
渡口每天都人来人往。
想问下山阴还有多远,不觉就听到了寺院传来的薄暮钟声。

在春日寻人,所见皆俏丽的春景,此时,只要有一颗闲适的心,处处皆好景。

《立冬》

唐代:李白

冻笔新诗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落。

立冬之日,景象寒冷,墨笔冻结,恰好偷

如果有李白这样的心情,寒冬也不以为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