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杭州的秋日有多美?许多人感叹“言语无法形容”。
但诗词小达人们脑海中急速蹦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湖光秋月两相合,潭面无风镜未磨”“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11月的每个周六,2021浙江少年诗词大会进行了初选,前后四轮线上答题,超过5万名来自全省各地的中小学生参与,小学组和中学组共有800余名选手晋级。
他们将在今晚7点参加线上复选。

如何成为诗词小达人?浙江少年诗词大会的两位专家有话说。

若何成为诗词小达人专家和爸妈传授经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怎么背

先把它画出来

在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王崧舟看来,学习诗词不仅可以熏陶诗意情绪,也可以积淀诗意聪慧,比如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既表现了墨客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中小学生还能由于学习诗词提高修辞思维能力,由于诗意的思维办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修辞思维能力,像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合适”,便是天才的比喻。
同时,诗词也有助于涵养诗意气质,造诣诗意人生。

想学好诗词,最关键的一步是激活意趣。
王崧舟举了一个例子:“‘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让少年们爱上这首诗的最佳办法,便是让他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抱负融入诗的情境和细节。

同学们可以还原意象,方便理解,比如读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可以先画画感想熏染下。

采取诵读、想象、比较等方法,也有助于大家理解和积累诗词。
比如,同样是“明月”,在李白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中,是童趣;在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上苍”中,是孤独;在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是怀乡;在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中,是抚慰;在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是禅意;在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是相思……

上学路上、课前一分钟、洗漱时

充分利用碎片韶光背诗

杭州滨江区教诲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吴小蓉认为,古诗词是领悟了措辞、节奏、音韵、意境等综合美感的艺术,寥寥数字,有着千言万语的力量。
学习古诗词,不仅仅习得凝练幽美的措辞,还可以理解中华文化的源头与发展进程,从中汲取先人聪慧,丰富情绪,并有了创新的底气与积淀,“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习古诗词可以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吴老师以为,目前小学生学习古诗词最难迈过去的有两道“坎”,一是古诗词的措辞及背景与学生当下所用措辞及生活环境相差较大而产生的艰深感与陌生感;二是随意马虎陷入去世记硬背的窠臼而损失兴趣。

小学阶段是影象力的黄金期间,这时候积累古诗词是受用终生的,可以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办法勾引背诵积累。
比如结合作者的平生、历史典故讲讲古诗词背后的故事,将古诗词的意思融在故事之中,以此缩短时空间隔,肃清陌生感;中高年级学生还采取分类积累的方法,比如,聚焦一类诗,产生比拟,形成组块。

在形式上,同学们可以采取团队互助,一起积累,营造积累氛围以相互促进;可以为古诗词配上当代盛行音乐旋律,编成歌,以传唱匆匆积累。

在韶光安排上,大家可以利用零散韶光,比如:上学路上、课前一分钟、洗漱韶光……都可以以轻松的办法或听或唱或背,反复呈现以肃清陌生感。

【浙江新闻+】

听说书听古风,自己写百口比 周冠军的爸妈贡献小窍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许多爸妈将本届诗词大会当作周末的亲子活动,孩子答题时,自己就在一旁陪伴。

看着看着,有的爸妈萌生了重读唐诗宋词的想法。
进入复赛的五年级周同学的妈妈说:“以前背过的,差不多都忘却了。
孩子答完题想跟我评论辩论,我居然一问三不知,赶紧重新学起来!

有的爸妈犹豫满志:“这次准备不充分,没能进入复赛,我和娃一起努力,明年再战!

上周六进行的初选末了一轮竞争非常激烈,中学组周冠军是三位同分选手,分别来自杭师大附属未来科技城学校、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和杭州市钱江新城实验学校。

他们是怎么学诗词的?周冠军的妈妈们可一点都不藏私。

吕昊霖的窍门:听古风歌曲

吕昊霖是杭师大附属未来科技城学校的月朔学生,他妈妈给出的窍门是:“学习古诗词,最主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这个兴趣怎么培养?吕妈妈的办法是听古风歌曲。
有一次,她有时听到几首古风歌曲,急速被吸引了,歌词里既有古诗词,还融入了一些历史典故,于是她拉上儿子一起听,一边放松心情,一边从歌词里学知识。

结果,小吕不仅爱上了古风歌曲,还爱上了古诗词。
他会去查歌词是什么意思,来自哪一首诗,墨客是谁,创作背景是什么……逐渐地,他的古诗词积累越来越多。
“不过,在古风歌曲的选择上也要把稳,有些辞藻堆砌、胡乱用词的就要剔除。

除了听古风歌曲外,吕昊霖还爱读诗,《诗经》便是他的床头读物,“不要给孩子盲目加压,让他自己在探索中学习,找到学习的乐趣是最主要的。
”吕妈妈说。

董超的窍门:高下学路上听书

董超是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的初三学生,他帮助学校完成了周冠军大满贯记录。
他之以是有不错的诗词积累,董妈妈认为,全靠从小就养成的阅读习气,“从他不识字时开始,我就让他每天睡前看绘本,我们会放下手机,跟他一起看。

在妈妈眼里,小董是一只妥妥的小书虫,周末不是在家,便是在书城里,他还会常常列书单拜托妈妈买书,特殊喜好历史类和与古诗词干系的书,偶尔看到有趣的地方,会和他爸爸谈论几句。
百口旅行时,他的第一站每每是博物馆。
平时小董还会考试测验自己创作诗歌。

到了初三,作业多起来了,小董的空余韶光变少了,如果来不及看书,他就索性“听书”。
董妈妈说,小董每每会利用高下学路上的韶光,最近在听《古诗评说》、《资治通鉴》。

王亦阳的窍门:和爸爸互换古诗词

还有一位周冠军是杭州市钱江新城实验学校初二学生王亦阳。
据王妈妈透露,小王之以是对古诗词感兴趣,离不开从小的耳濡目染。
“他爸爸很喜好古诗词,从小就会让他背诗,和他互换这方面的知识,他也就很喜好了。

妈妈还想和大家分享一本小王常看的书——《唐诗宋词鉴赏》。
“起初看这本书是希望能够提升孩子的文化秘闻,这是我朋友的儿子推举的。
虽然当时开始看这本书时,小王还很小,书里有些诗词,他没学过,看不懂,但或多或少都有积累,常常看,还会增加语感。
现在转头看看,还是很有效果的。

浙江少年诗词大会四轮初赛,到底哪些题目难住了大家?本日,我们将缺点率最高的几道题目整理出来,大家不妨再来寻衅下。
以下是中学组的易错题。

●多选题

1.以下诗句,出自《诗经》的是

A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B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C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D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解析:A出自《诗经·王风·采葛》;B出自《诗经·小雅·鹤鸣》;C出自《千字文》;D出自《诗经·小雅·鹿鸣》。
精确答案:A、B、D

2.以下选项精确的是

A晚唐墨客骆宾王《咏鹅》一诗用生动的措辞描述了白鹅在水上嬉戏的情景。

B在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中,最能表现小草顽强生命力的诗句是“野火烧不尽,东风吹又生”。

C《秋浦歌》、《将进酒》、《独坐敬亭山》、《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都为李白所作。

D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胡令能同为唐代墨客。

解析: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并非晚唐墨客。

精确答案:B、C、D

●判断题

1.“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是作者宋之问在去往被贬之地的路上写的。

解析:这句诗出自宋之问《渡汉江》,真实地刻画了墨客久别回籍,即将到家时的激动而又繁芜的心情。
精确答案:缺点

2.李白的“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中,“轩冕”指的是优胜的生活。

解析:“轩冕”指的是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常用来代指官位爵禄。
精确答案:缺点

3.诗句“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书写精确。

解析:出自李白《侠客行》,原诗为“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精确答案:缺点

4.《楚辞》的作者是战国期间的楚国墨客屈原。

解析:《楚辞》是一部诗歌总集,以战国期间墨客屈原的作品为主,还收录了继承屈赋的宋玉、东方朔、王褒等人的作品,由西汉的刘向汇编而成。
这些作品均带有光鲜的楚地文学特色,故名《楚辞》。
精确答案:缺点

5.“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名称,和“歌”、“曲”相似。

解析:吟,本义为有节奏的吟咏、吟诵,也指中国古代能吟唱的诗歌文体,意思是唱,音调抑扬地念。
例如:《石灰吟》、《白头吟》。
”精确答案:缺点

●单选题

1.“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让主人公“心忧”的是

A过世的妻子 B边关的战士 C故乡的亲人

解析:这句出自《诗经·邶风·绿衣》。
全诗表达丈夫吊唁亡妻的深长感情。
由衣而遐想到治丝,惋惜亡妻治家的能干。
精确答案:A

2.以下哪句是写女子靠近“素颜”的妆容?

A淡扫蛾眉朝至尊 B冰明玉润天然色 C豪华落尽见真淳

解析:选项A出自唐代张祜的《集灵台》(其二)。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的意思是:只嫌脂粉会玷污她的美艳,淡描蛾眉就进去朝见至尊。
B项为范成大写木芙蓉的诗句,C项为元好问对陶渊明诗歌的评价。
精确答案:A

3.以下哪个词牌名中包含的行为发生在秋日?

A采桑子 B踏莎行 C捣练子

解析:“采桑”(即采摘桑叶)“踏莎”(即春天踏青)都发生在春天,“捣练”原意为捣洗煮过的熟绢,是古代制作衣服的一道主要工序,捣衣缝制是为了御寒,以是《捣练子》包含的行为发生在秋日。

精确答案:C

4.下列诗句中,描写的工具不是作者本人的是哪句?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大鹏一日同风起,平步青云九万里。

C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解析:选项A,杜甫写自己读熟万卷书本,写文章下笔敏捷;选项B,李白以大鹏自比,表达了他的志薄云霄和强烈的用世之心;选项C是杜甫对李日间天痛饮狂歌白白消磨日子的担忧。

精确答案:C

5.“月华星彩坐来收,岳色江声暗结愁”描写的是?

A雨 B日落 C日出

解析:出自唐代杜荀鹤的《旅舍遇雨》,末了一句是“一时和雨到心头”,点明了雨夜的场景。
精确答案:A

6.以下名句创作背景和科举考试无关的是

A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B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C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解析:选项C出自唐代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将进酒,是唐代以前乐府歌曲的一个题目,内容大多咏唱饮酒放歌之事。
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酒浇愁,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

精确答案:C

7.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墨客”是

A曹操 B阮籍

C陶渊明 D李白

解析:一贯以来中国文人都把酒和诗牢牢地联系在一起,《诗经》、《楚辞》、《乐府》中就有关于饮酒的诗歌。
但饮酒诗真正开始大行其道,是在魏晋期间,个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陶渊明,他创作了20首以饮酒为题的组诗。
精确答案:C

8.“风吹柳花满店喷鼻香,吴姬压酒劝客尝”这两句诗中的“压酒”指的是什么?

A榨酒 B倒酒

C陪酒 D卖酒

解析:这句诗出自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讲述的是柳絮飘飞时节,江南一家小酒店里满屋飘喷鼻香,当垆的姑娘捧出新压榨出来的美酒,劝客品尝。

精确答案:A

9.从“故人西辞黄鹤楼”中“西辞”二字来看,作者的朋友要往哪里去?

A向东去 B向西去

C辞别西方向黄鹤楼去

D辞别黄鹤楼向西方去

解析:这句诗出自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孟浩然从湖北到广陵去,要告别黄鹤楼向东远行。
由于黄鹤楼在广陵之西,以是说西辞,那么去的地方也就在东面了。

精确答案:A

10.“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与“尺”和“丈”,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该当是?

A仞、丈、尺

B丈、尺、仞

C丈、仞、尺

D一样大

解析:三个都是古代长度单位,1丈即是10尺,1仞是7尺或8尺。
精确答案:C

11.柳永《蝶恋花》中的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干瘪”中的“消得”是什么意思?

A瘦削得 B花费得

C值得 D变得

解析:这句诗用当代汉语来表达便是“我为你瘦削了身躯,干瘪了容颜,却从不后悔,由于你值得”。
消得即值得。

精确答案:C

12.模拟李煜名句“问君能有多少很多多少愁,宛如彷佛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修辞手腕写“愁”的是下列哪项?

A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C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解析:李煜用的修辞手腕是比喻和夸年夜,同时利用这两种修辞手腕的只有选项A。

精确答案:A

(整合自《周六晚7点,浙江少年诗词大会进入复赛,名师亮“锦囊” 从5万参赛者中脱颖而出800人同时线上PK》《参加浙江少年诗词大会成了很多家庭的周末亲子活动 听说书听古风,自己写百口比 周冠军的爸妈贡献小窍门》,编辑 何双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