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谜语诗,无不以其独特的措辞艺术,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人叹为不雅观止。可以说是情景并茂,意见意义盎然,既是好诗,又是好谜。本文就让我们通过贺知章的一首诗《咏柳》,来一起领略一下我国古典诗歌中谜语诗的艺术魅力。显然这首谜语诗的答案是大家皆知了,便是题目中所说的“柳”。那么贺知章这首诗的背后究竟有何深意?它又是如何不着一个“柳”字,却处处有柳的呢?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仲春东风似剪刀。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贺知章写的是树,说这棵树就像是一位经由装扮打扮得亭亭玉立的美人一样。倘若单独看这一句,且不知答案的情形下,还是很难知道它写的便是柳树的。以是须要结合次句“万条垂下绿丝绦”一起来看。树枝就像是万条轻轻飞舞的绿色丝带,是日然就让人会想到柳树。
这样我们再转头看首句中的“碧玉”,它和柳的颜色明显是有关的。且它和次句中的“绿”是相互生发、互为补充的。这里还有一个深意便是,南朝萧绎的《采莲赋》中有“碧玉小家女”一句,也便是后来“小家碧玉”这个针言的来源。以是贺知章诗中的碧玉,就很自然地将柳树和亭亭玉立的美人联系在一起,从而再遐想到她绿色的丝织裙带。
其余,我国自古便是产丝大国。丝绸向来因此端庄、华贵、洒脱著称,而这也正是柳树的风采。以是寥寥十余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却是足以令人叹为不雅观止的。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则是墨客紧承“绿丝绦”连续遐想而出,即这些如丝的柳条似得细细的柳叶儿到底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如果对应在美人的丝织裙带上,那么便是在赞颂裁缝技艺的博识。
而贺知章这首诗是咏柳,解释它是赞颂了柳叶的巧夺天工。末了一句“仲春东风似剪刀”,即这统统都是东风用她那机动的纤纤玉手剪裁出来的。拟人手腕的利用,既奥妙地回应了前面一句的设问,又维妙维肖地刻画出了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同时它也把东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具有无限的美感。
综不雅观贺知章的这首诗,它的构造独具匠心,先是概括了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柳条,末了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而这首诗身为一首谜语诗来说,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大略的,纵然在不知道答案的情形下,想必你也很随意马虎猜到是柳。以是末了,王安石曾有一首谜语诗“户部一侍郎,宛如彷佛关云长。长任石榴红,辞官金菊风”,你能猜出答案吗?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