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领略诗歌魅力,4月份,江西日报社江西新闻客户端联合南昌市作家协会、南昌市诗歌学会、吉安广播电视台广播节目中央,推出“谷雨季·诗歌诵读”特殊策划活动,让我们在本土墨客的笔墨中,去感想熏染诗意的力量。
本日,推出第二十五篇作品,来自作家简小娟的诗——《踏响庐陵万卷如水的长歌》,敬请收听。

踏响庐陵万卷如水的长歌

作者:简小娟 诵读:小柯

打着东风赶路

夜读谷雨季诗歌专辑简小娟踏响庐陵万卷如水的长歌

既然生于赣江这条脐带

就注定属于你的月光会在秦时升起

江山必有燎原的气质和血脉

从东经到北纬

梦马当车,青衫作底

要趟过多少坎坷与荒漠

才能完成一次光荣而不朽的命名

让泛黄而沉默的经史

骄傲地说出——这便是庐陵

两千多年的光阴

还在骆驼峰和鹧鸪岭盘旋

蝴蝶不用飞过沧海

山寺的桃花不必急着装扮

七祖行思的法门轻轻一转

净居寺便摆渡了苍翠和繁华

以及内心起伏澎湃的人间

一声米价引领顿悟的通途

一本东汉的文籍与青原结为心腹

一座山的灵魂

点亮了一座城市的长明灯

富水河边的时空

从此被星火贯穿和唤醒——

状元的故乡,升起民族英雄的光芒

半床书里

扬起了万里风云和三尺剑光

将军的旗帜猎猎于渼陂的堂前

开疆拓土的版图上

打着东风赶路的青原

再也没有停下追梦的长征

天梁山或有解答

值夏镇如今都1700多岁了

竟依然不忘参禅礼佛,敬祖睦宗

天梁山或有解答——

一个家族要历几世的修行

才能“复兴第一,可与日月争光”

才能举重若轻,用一个名字

牢牢抵住青原的心脏

让骄傲和疼痛

将奔流的血脉生生喂养

“痴儿不了公家事,男子要为天下奇”

一次次,穿越迷雾,望断谪途

赞颂和尘埃夹道而行

壮志与荆棘短兵相接

六月雪,飞过飘摇的江山

落在最硬的脖子上

淬炼出梅花的魂魄、庐陵的筋骨

红色的诗句依然供奉永恒的春天

如果八天的饥肠摧垮了肉身

如果庄子的浮休早些被人间道破

或许有更多的灵魂

不会止于朽迈或膏肓

泪水不会打湿

南宋末了的那一截月色

饱满的江山必与风雨热烈地共舞

末了的归途

又何须扎满生祭的文章

来引燃剩余的杜鹃和星光

把心雕成一片磁针石

把指南录种进每一场黎明

把末了的一拜交给苍天厚土

状元、才子、民族英雄、擎天者……

所有的词语都蝶化成守护的魂魄

你知道,走得再远也必将回到出发点

你知道这座山门一贯为你虚掩

你知道过了单独洋和惶恐滩

从此不必牵挂——

万物还在杂然赋流形的宿命里赶路

红亭上有青青的正气

喂养这山中日月

也关照这可爱而懵懂的人间

只是这一走,星汉残酷,路途迢遥

唯有红色的诗句

依然供奉永恒的春天

此心光明

此心光明——这末了的道白

定是有人又要去山中看花

只是这一次,是再无挂碍

知行合一已在青原山盘根而住

良知被永久高悬于世俗和神明之上

迎风,待月,以心为归处

沿途都是万善之桥

掬一个“理”字,在桥上久别相逢

然后同看,看花的人来来往往

万物行走于寂静和残酷之中

彼此执手言和,再无争议

转身,心又一次成为出发点

这多像龙场率先找回宁静的善良

为此人间那般的喜极而泣

对一次假溺水始终充满感激

头顶五百年“真三不朽”的立言

踏着万卷如水的长歌,打开了

庐陵的窗扉、庐陵的梦

创作谈:

庐陵文化源于7000年前的青铜文化,是吉安江右人创造出来的区域性文化,终极以“三千进士冠中原,文章节义金庐陵”的内核和光芒,树起赣文化的主要支柱,从此辉耀中华文明。
庐陵文化以庐陵古治属为核心,辐射而涵盖现今吉安市十余(区)及周边市区的区域性文化,这些年来,因文学机缘和神往,一贯在庐陵文化的时空里停停走走,读读写写,但落笔最强烈也最绵长的一次却是在青原。

青原,这里秦朝置庐陵县,可见其与庐陵的渊源之久;这里境内阵势大体由东南向赣江逐级降落,从东南边境依次诞下山地、丘陵、河谷平原,可见其对庐陵的发源之功;这里有青原山、渼陂古村落、净居寺,美在山光和水色。
而青原最美,是这里走来了七祖行思,庐陵米价敲响了千古梵唱;走来了状元文天祥,民族英雄的气节一贯在正气歌里外扬;走来了壮士胡铨,用最硬的脖子挺起了精神的江山;走来了知县王阳明,刻下了“此心光明”醒世欲望。
走来了将军梁兴初、梁必业,星星之火燎原了新中国的希望。

一本青原,引领了庐陵山水的诗篇,诠释了庐陵的内涵,大写了庐陵文化的魂魄,打着东风追梦的长征,如铁的马蹄在新时期铿锵驰骋,踏响了庐陵万卷如水的长歌。

作者先容

简小娟,笔名玄月歌飞,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福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揭橥诗词散文多少,先后获吉安市第五届、第八届白鹭洲文学奖、首届和第二届“中国梦·深圳杯”环球华人诗词大赛等奖项。

朗读者先容

小柯,吉安广播电视台主持人,二级播音员。
吉安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节目主持人,其作品多次获江西新闻奖一、二等奖和吉安广播电视奖一、二等奖。

策划:邱玥、冯星星

朗读者:小柯

编辑:万晴

编审:陈双双

监制:李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