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宋方壶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一茅斋,野花开。

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

一天一首古诗词  元曲宋方壶山坡羊道情

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译文

“我”愿与青山相伴,“我”愿与白云相爱。
即便做梦,也梦不到穿紫罗袍系黄金带的官场生活。
虽然“我”住的是一间简陋茅屋,但周围的野花却乐意为“我”盛开,相伴旁边。

管什么谁家茂盛,谁家衰败。
在陋巷中,过着颜回“一箪食,一瓢饮”的生活也很快乐。
贫穷时,气节不改;富贵了,志气不移。

注释

紫罗袍:古代高等官员的服装。

陋巷箪瓢:《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赏析

这是元代散曲家宋方壶的一首言志曲。

曲中表达了作者乐不雅观旷达、刚毅持志与浩然之气,不管贫贱与富贵,也不改其高洁之志。
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付自由淡泊生活的追求。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一茅斋,野花开。
”这两句是说,“我”愿与青山相伴,“我”愿与白云相爱。
即便做梦,也梦不到穿紫罗袍系黄金带的官场生活。
虽然“我”住的是一间简陋茅屋,但周围的野花却乐意为“我”盛开,相伴旁边。
这是写“居住环境”。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只这八字,就将人间间所有的美好写尽了。
人生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快乐与自由相伴。
青山值得好好相待,白云值得好好相爱,大自然的统统都那么俏丽宜人。
正应了辛弃疾那句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
这青山白云寄寓了作者对付高尚情操的坚守与自洽。

“一茅斋,野花开”,虽然居住的是一座简陋的茅斋,周围却有野花开遍来相爱。
高洁的人,永久不会感到孤独,由于这天地之间,皆是值得相爱之物。

“青山”“白云”“茅斋”“野花”,为我们描述出一幅隐士生活画卷。
“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是表明无所谓穿上富丽锦衣,象征了官场生活。
两者进行比拟,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志向。

“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
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这两句是说,管什么谁家茂盛,谁家衰败。
在陋巷中,过着颜回“一箪食,一瓢饮”的生活也很快乐。
贫穷时,气节不改;富贵了,志气不移。
这是写“安贫乐道”。

归隐山林,自然可以不问世事,王朝的兴废与成败,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还是武断自己的读书志向,做颜回那样的人吧,“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一个“乐”字,点出了作者一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付自由生活的神往与追求。

“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重点在前句,作者此时正处于“贫”的状态,但他却不改气节,从不想着攀附权贵,阿谀奉承,随波逐流,而是坚守气节,不改其志。
然而,国家如果用我,我也定当为国尽力,为民造福。
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纵览全曲,墨客一颗淡泊之心跃然纸上,其豁达之肚量胸襟,安贫之志趣,隐逸之情怀让人有出尘之想,是为言志曲中的绝妙佳作。

赏析来源公众号:古诗词日历,作者:严勇

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