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国(第一周)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捐躯赴国难,视去世忽如归。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人生自古谁无去世,留取赤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单独洋》

小学古诗词名句文言文归38类按周诵读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宋]陆游《示儿》

2.田园风光(第一周)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洁白菜花稀。
---[宋]范成大 《四季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唐]王维《山居秋暝》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唐] 王 维《鸟鸣涧》

绿树村落边合,青山郭外斜。
--- [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3.思乡(第二周)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独在异域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玄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故宅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唐]岑参《逢入京使》

4.边塞诗(第二周)

月黑雁飞高,单chán于夜遁dùn逃。
---[唐] 卢纶lún《塞下曲》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唐] 王之涣 《凉州词》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清]纳兰性德 《长相思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 《出塞》

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 凉州词》

5.学习(第三周)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劝学》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宋]朱熹《偶成》

6.儿童生活情趣(第三周)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宋] 范成大《四季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稚zhì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zhēnɡ。
---- [宋] 杨万里《稚子弄冰》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宋] 雷震《村落晚 》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清] 袁枚《所见》

7.送别朋友(第四周)

海内存心腹,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端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8.联络(第四周)

民气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竹篱三个桩,一个豪杰三个帮。

9.蕴含哲理(第五周)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落。
---[宋]陆游《游山西村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不识庐山真面孔,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10.珍惜韶光(第五周)

不餍饫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11.传统节日(第六周)

元宵节: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春节:炮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宋]王安石《元日》

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纭,路上行人欲销魂。
---[唐]杜牧《清明》

七夕: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唐]林杰《乞巧》

重阳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维《玄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2.精神意志(第六周)

天行健,君子以发奋图强。
---《周易》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

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生于忧患而去世于安乐 ---《孟子》

13.山水(第七周)

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山: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宋]寇准《咏西岳》

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合适。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水: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刘禹锡《望洞庭》

14.与“疑问”有关的名言警句(第七周)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尚书》

博学之,鞠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王充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韩愈

15.春夏秋冬(第八周)

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忆江南》

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仲春花。
---[唐]杜牧《山行》

冬: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柳宗元《江雪》

16. 毛泽东诗词(第八周)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峭壁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

17. 日月星辰(第九周)

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

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唐]白居易《暮江吟》

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月: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唐]刘禹锡《望洞庭》

星: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18. 《论语》摘录(第九周)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落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9.花草树木(第十周)

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唐]贺知章《咏柳》

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八字针言(第十周)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机不可失落,时不再来。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比上不敷,比下有余。

差之毫厘,谬miù以千里。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1.含数字(第十一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唐]颜真卿《劝学》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元日》

22.三子俚语(第十一周)

打头阵 挑大梁 栽跟头 敲边鼓 开绿灯 碰壁 占上风 破天荒

千里马 老黄牛 百灵鸟 领头羊 小蜜蜂 纸老虎 变色龙 铁公鸡 应声虫 哈巴狗

23.含色彩(第十二周)

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上苍。
--- [唐]杜甫《绝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宋]朱熹《春日》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宋]翁卷《村落庄四月》

日照喷鼻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洁白菜花稀。
-[宋]范成大《四季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24.景象谚语(第十二周)

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玄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25.利用比喻 (第十三周)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唐]李贺《马诗》

不知细叶谁裁出,仲春东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可怜玄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合适。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6.谐音歇后语(第十三周)

孔役夫搬家——尽输(书) 大葱拌豆腐——一清(青) 二白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 在先 外甥打灯笼——照样(舅)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精装茅台——好久(酒)

猪八戒拍照——自找尴尬(看) 怀里揣小拢子——舒(梳) 心

小苏他爹——老输(苏) 四两棉花——谈(弹) 不上

梁山泊智囊——无(吴) 用

27.利用拟人(第十四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杜甫《春望》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羌笛何须怨杨柳,东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

烛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 [唐]杜牧《赠别》

28.年事雅称 (第十四周)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又称加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定命:指五十岁(又称半百);花甲:指六十岁(又称耳顺);古稀: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29.利用夸年夜(第十五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唐]李白《秋浦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柳宗元《江雪》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唐]李白《夜宿山寺》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30.针言积累(第十五周)

人物品质:大义凛然 秉国法律 大胆无畏 刚毅刚烈不阿

志存高远 舍身殉难 精忠报国 铁面无私

人物精神风貌:明眸móu皓hào齿 膀大腰圆 短小精悍 慈眉善目

老态龙钟 文质彬彬 眉清目秀 容貌堂堂

气概 精力焕发 鹤发童颜 亭亭玉立

31.利用对偶(第十六周)

绿树村落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唐]王之涣《登鹤雀楼》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唐]杜甫《绝句》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崔颢《黄鹤楼》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绝句》

32.针言积累(第十六周)

国家兴盛:太平盛世 政通人和 丰衣足食 夜不闭户

安居乐业 路不拾遗 国泰民安 人寿年丰

国家衰亡:多事之秋 流落失落所 家破人亡 民不聊生

兵荒马乱 哀鸿遍野 生灵涂炭 内忧外祸

读书求学:囊萤夜读、铁杵成针、上吊刺股、尊师重道、凿壁偷光、手不释卷

33.利用托物言志(第十七周)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燮《竹石》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墨梅》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赠刘景文》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明净在人间。
---[明]于谦《石灰吟》

宁肯枝头抱喷鼻香去世,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郑思肖《画菊》

34.习俗寓意(第十七周)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快意年年高

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

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泽和幸福

中秋节吃月饼:寓意团圆美好

重阳节吃花糕:寓意步步登高

35.关于人物品质(第十八周)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开阔荡,小人长戚戚。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多行不义,必自毙。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36.《少年中国说》)(第十八周)

故今日之任务,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翕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出息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37.勤俭(第十九周)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38. 文言文摘录(第十九周)

《自相抵牾》 楚人有鬻yù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谓:'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fú能应也。
夫fú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huì。
孔君平诣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役夫家禽。

《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

《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囊萤夜读》胤yìn恭gōng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铁杵chǔ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ǎo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