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明耻篇》

一九一五年

毛泽东

五月七日,

毛主席诗词题u003c明耻篇u003e读后感

民国奇耻;

何以报仇,

在我学子!

这是毛主席一九一五年夏天题写在《明耻篇》这本书扉页上的一首诗,此时毛主席正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

当年一月,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并于同年五月七日发出末了通牒,哀求袁世凯政府于四十八小时内答复。
五月九日,袁世凯为得到日本侵略者对自己复辟帝制的支持,竟然声明,除第五号的部分内容“容日后切磋”外,别的一概承认。
日本的侵略伎俩与袁世凯的卖国行为,当即激起了中国公民的无比愤怒,各地群众纷纭集会抗议,并定五月七日为“国耻纪念日”。

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师生于一九一五年夏集资刊印了《明耻篇》一书,全书共有文章九篇:

一、感言

二、救国刍言

三、中日交涉之前后状况

四、已具名之中日新约及交流照会

五、请看日本前此计灭朝鲜之榜样

六、日本祸我中国数十年来之回顾

七、高丽亡国后归并日本之惨酷环境

八、越南亡国惨状略述

九、中日贸易出入额之比较

毛主席曾在《致湘生》一文中写道:《明耻篇》一本,本校辑发,于中日交涉,颇得其概。
阅之终篇,亦可得新知于万一也。

这首短诗,文笔简练,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墨客的愤怒!
那是睡狮初醒时分一声低沉雄浑的吼叫,那是海啸来临时的隆隆声在天边轰响,那是火山爆发前无穷的动能在地底彭湃!

这首短诗,行文四行十六字,字字珠玑。
一句“何以报仇,在我学子”,把墨客洗雪国耻、报效国家的抱负展现在我们面前。
是“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年夜方大义,是“数风骚人物,还看目前”的豪迈气概,是“独占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的铁血本色!

这首短诗,明白如话,看似大略最奇崛。
她是《湖南农人运动稽核报告》的序言、是《论持久战》的引子、是秋收叛逆的伏笔、是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点、是《开国大典》的画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