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的词,是非常幽美的。尤其长于慢词。这首慢词,是其代表佳作之一,非常有名,流传极广。这首词为词人被外放心有不平而写。上阕言江南初夏之景致,下阕抒发羁旅他乡之孤苦,同时将羁旅愁怀融入景中,别有韵味。
一首好词,如一幅山水人物画,要见山水,见人物,更要见表情,见心境。
这首词美,之以是好,便是不但见风景,更让我们见到了词人的洒脱不羁与放浪形骸的心性。
一好在风景之密。开头三句,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初夏景物,铺陈而出,不可谓不密。这些惊艳众人千年的词句,将初夏的景物,描摹毕现。光阴的流转,不动声色,仿佛一夜之间,东风调换熏风,就吹老了莺雏,雨肥了梅子,清圆了嘉树。
之后的“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为远景。“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则为近景。“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化用白居易诗句。此处为虚实相生之笔法。你看这幅初夏江南山水图,密密麻麻,如针脚般,铺设了许多景物。这些景物,又采取疏密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的手腕,进行支配,显得错落有致,意境深远,留白甚多。
二好在表情之疏。光有景物之密是不足的,写景终极还是为了写人见情见心境。下阕笔锋一转,开始写人。“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人处于什么状态,是流落外放的状态。词人想起“流落西南天地间”的杜甫诗句,“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于是接着写下“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干瘪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年纪大了,听不惯KTV里的吵闹声,还是喜好寂静一点的地方,听听小曲,喝喝小酒比较适宜。“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末了二句,最见心性,即便像白居易一样被贬江南,但心中仍旧要豁达洒脱。“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让人想起他“无事小神仙”的意境来。只要人还活着,天算夜的事,来日诰日再说,先安然地睡个觉,比啥都主要。
虽然身处的环境与白居易、杜甫相似,但末了那一份疏狂之美,仿佛照亮了全体夏日江南。景物之密,表情之疏,一张一弛,写尽了溧水无想山之景、之情。其布局之精妙,宛如一幅画,由密密的景到疏狂的人,再到洒脱的心境,皆能瞥见词人严密的构思。
都说周邦彦是词中老杜,就格律、布局这一块,绝对中肯。只是公民性,即悲天悯人这一块不似杜甫,也是周邦彦在词中造诣不及杜甫在诗中造诣的根本缘故原由。
纵览全词,构造严谨,层次分明,用笔密致,典朴拙丽,蕴藉委婉,沉郁抑扬,别饶情味,是为咏物抒怀词中的绝妙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