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

咏絮才:

东晋谢道韫曾以“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句来比拟雪花飞舞,叔父谢安大为讴歌。
后以“咏絮”或“咏絮才”称女子长于吟咏。

如《红楼梦》第五回“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
”中,咏絮才指的便是林黛玉非凡的吟诗才华。

逐鹿:

《汉书》:“秦失落其鹿,天下共逐之。
”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
”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10个诗词中的文化典故看过再说也不迟

秋水:

喻指眼睛,形容愿望急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春山,指眉眼。

三尺:

①代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以是称“三尺法”。

②指剑,剑长约三尺,故用来代称剑。
《汉书》:“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

桑榆

传说太阳落在崦嵫,日影照在桑榆树上。
以此比日暮,后比喻人的晚年。

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赐教》:“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唐王勃《滕王阁序》:“东榆已逝,桑榆非晚。

射天狼:

天狼,星名。
古人以为主劫夺。
后以“射天狼”比喻打击入侵的异族。

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斑竹:

湘妃竹。
舜去世后,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呜咽,眼泪洒在竹子上,竹上生了斑痕。

唐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比翼鸟、连理枝:

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以是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

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如恩爱夫妻。

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岁寒三友:

指松、竹、梅。
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着花,故有“岁寒三友”之称。

红豆

南方的一栽种物,又叫“相思子”。
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唐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之二:“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这样的典故实在还有许多,你还知道那些诗句里的典故,不妨在评论里见告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