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梦想,然而,有多少人,对最初的梦想还有清晰的印象?有多少人,能够坚持拥抱最初的梦想?又有多少人,实现了最初的梦想?不忘初心,这四个字提及来随意马虎,一贯警觉自己已非易事,坚持秉持初心监督自己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当你看到自己最初的梦想,绝美的展现在另一个人身上时,你心底是什么滋味?尤其是自己付诸韶光和心血,依旧求而不得的梦想。
看着另一个人轻而易举的圆梦,你那时是什么心境,还记得吗?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连续逆流而上,还是“愿教青帝常为主”,寄希望于外界?

落花(朱淑真)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纭点翠苔。

绝妙诗词丨三首经典咏春古诗赏百花盛宴品人生哲理

朱淑真的这首诗是一首寓理诗,借惜春怜花,惋叹人生短暂,同时表达对未来人生的茫然。
与其说怜花,不如说是怜己。
前两句,戳穿人间间锋芒毕露的风险,招妒忌被打击是一定的,同时暗示众人身处英才辈出的竞技场,要学会隐蔽自己的光芒。
后两句,记录了墨客碰着了人生中无法办理的重重苦难,表达了无力改变残酷现实的无奈与彷徨,遂祈求上天,同时憧憬美好未来。

整首诗警示众人:想要展现光芒,一定要足够强大,足够有把握,否则随意马虎早夭。

02 放下

昨夜,一阵又一阵的狂风暴雨,飞鸟惊吓得到处躲藏、声声惨叫,犹如人间间不可能一帆风顺,无处不是勾心斗角,无处不是尔虞我诈,无处不是民气险恶。
大略越来越少,纯挚渐行渐远,晚上踏踏实实睡得安稳,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越来越多的人之奢望。

然而,依然有人不知道什么缘故原由,一觉睡到日上三竿,彻底颠覆你对俗话“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认知。
窗外飞鸟撑着怠倦不堪的羽翼掠过,敲窗也好,长鸣也罢。
沉睡之人便是不醒,只顾与周公在美梦之中调侃嬉闹,忘却了生活的压力,忽略了现实的繁盛热闹繁荣。
你猜,这些泰然于满地落红的人们,是由于春季慵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诗犹文也,忌直贵曲。
孟浩然的这首寓理诗,以人的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一些看似平平无奇的自然征象,引发人们寻思。
塞翁失落马焉知非福,风雨过后,没有人能够明了得失落的详细数据。
众人能够把控的是调度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未来。
哀怨可以有,发泄也可以有,但重点在于宣泄后的态度——放下。
让过去的真正成为过去,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
唯有放下对“花落知多少”的执念,方能安然“春眠不知晓”。

整首诗提醒众人:人生之路漫漫,有伤人的风暴,也有妖冶暖人的阳光。

03 温故知新

骄阳温顺的爱抚着每一丝朝气,故地重游,置身一望无际的春光。
东风随和的抚摸着每一个生命,泛舟河上,东风拂面,着眼欣欣向荣的美景。
人面桃花相映红,可如今的飒木娇花,是否给予你欢欣雀跃、线人一新?是否引发你昂扬斗志、别样情趣?

当下的百花齐放,是不是勾起你回顾里的争相斗艳?明年的万紫千红,会不会让你收成更加惊艳的意外之喜?从古至今,花的种类越来越多,但无论花的品种如何变革,花的种别始终是花。
不管东风是严苛洗礼,残暴肆虐,亦或是和颜悦色,待到春来时,我们都不会错过五彩缤纷。

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的这首寓理诗,构思奇绝,以拟人的手腕,描写春日美景,表达了跻身浊世依旧追求“理”与“道”的美好欲望与决心。
开篇明义,“寻芳”一词点明了品析研究“理”与“道”的意见意义性。
“识得”一词点明了不同类的“理”与“道”被烙印了各自光鲜的特色和内涵。
末了一句,既点明事物不断更新迭代,又点明无论品类如何增多细化,事物的底层逻辑依旧无法分开祖传的“理”与“道”。

整首诗点拨众人:万事万物无时无刻都在发展变革,但万变不离其宗,学会透过征象看实质。
将实质烂熟于心,做到温故而知新,方见“万紫千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