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由上周六一整天的线上鏖战,2022浙江少年诗词大会初选第四轮晋级名出炉。
至此,初选4轮已全部结束,共有900余位古诗文高手晋级复选。
复选将在今晚19:00开启,限时25分钟,晋级选手请务必留神韶光,定时进入答题平台,否则视作放弃。

作为“浙江省中小学生文脉寻根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第三届浙江少年诗词大会是浙江省教诲厅最新公布的2022年进入中小学校的13个全省性竞赛项目之一。
活动以“寻根诗画江南,感知活力浙江”为主题,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理,钱江承办,浙江学海教诲供应技能支持。

据统计,仅第四轮初选,就有全省各地市2.8万名中小学生参与。
个中,小学组的竞争尤为激烈,晋级成绩达到亘古未有的92分,周冠军是来自杭州行知小学六年级学生常伊,拿到了104 分的高分,刷新记录!
终极小学组有136人晋级复选阶段,初中组有118人晋级。

常伊:杭州行知小学

今晚7点浙江少年诗词大年夜会复选开启

以104分冲破周冠军得分记录的常伊同学,不仅是诗词小达人,还善于主持演出。

“我的诗词启蒙和同龄人差不多,都是从《咏鹅》开始。
但由于喜好朗诵,常常会念诗词素材,古诗词有韵律,以是朗朗上口,读着读着自然而然就背下来了。
”常伊说,“朗读是赞助影象的有效办法,我现在看到韵律比较强的诗,也会不由自主朗读出来。

常伊学古诗,除了依赖朗读,还有对诗词创作背景的理解和领悟。
常伊的爸爸是历史爱好者,父女俩谈天时常会讲些历史故事,个中有不少涉及到古诗词。
这也是常伊喜好诗词的主要缘故原由之一。

“7岁时,爸爸给我讲苏轼被贬,提到《赤壁赋》,以及他被贬杭州时写下的诗词。
当时的我肯定记不下那些诗词,但苏轼的平生故事一贯留在脑海里,后来学至他的作品,感到格外熟习,理解起来快很多。
”常伊说。

在此之前,常伊还没参加过诗词类比赛。
“我学诗、背诗紧张出于爱好,只参加过学校读书节时班里组织的飞花令。
”这次参与浙江少年诗词大会,她完备抱着“玩一玩,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一举拿下周冠军。
今晚复选,常伊想连续保持“玩中学”的轻松心态,争取冲进决赛

王浩然(上)朱起祺(下):绿城育华嘉兴长水实验学校

本轮初中组周冠军是标准的“双黄蛋”,两位同学都来自绿城育华嘉兴长水实验学校月朔年级。

王浩然同学直言,他对古诗词感兴趣,是受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我记事起,爸妈就喜好在家里放古诗词,用饭时、干家务时,背景音乐都是古诗词。
起初我听不懂,到三年级时开始有点观点,逐渐爱上了古诗词。

小学时,王浩然习气每天写完作业后背上两三首诗词。
升至初中,如何挤出韶光背诗,成了一大难题。
“我一样平常会利用吃早饭和上学路上的韶光听诗,如果到校比较早,我会在上课前背一背。
再不然,就睡前背。

隔壁班同样拿到本周冠军的朱起祺,也将此名誉归功于父母。
“他们从小就给我讲历史故事,以是我对历史很感兴趣,自己也会翻阅许多历史书。
后来我创造,理解历史和学习古诗词有很多相通之处,两者一起学,事半功倍。
”他说。
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他还找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因此兴趣更浓厚了。

初中阶段挤出韶光学古诗词,朱起祺有一套专门的方案:“我会在前一天晚上定好第二天要背诵的古诗词,睡前先大致理解一下墨客的创作背景。
而早上是影象力最好的时候,我会在上课前大致背诵一遍,再利用下课韶光进行巩固。

杭州市不雅观成武林中学:且歌且诵,闯关考级

在本次浙江少年诗词大会中表现出色的“战队”,涌现了不少近几年新办的学校,杭州市不雅观成武林中学便是个中之一,四轮初选,每一轮都有选手晋级,终极有23位同学冲进复选阶段。

每天清晨到校,不雅观成武林学子有一段自主阅读学习的韶光,七年级同学会不雅观看《唐诗三百首》系列视频,边听边读,在潜移默化中感想熏染诗文的韵律美。
晚自习前十分钟,是学校自创的“静心悦读”韶光,同学们会不雅观看《如果国宝会说话》《“字”从遇见你》等记录片,在点滴浸润中提升文化秘闻。
同时,学校专门设计了“书喷鼻香博士”闯关考级,以竞赛的办法引发同学们对国学的积累激情亲切。

学校一贯努力构建诗意校园,探索诗教诲人的新方法,搭建了系列化的诗词活动。
在诗词大会上,从金戈铁马到琴棋字画,从大漠孤烟到江南水墨,各班的诗词达人唤醒了大家心底最亲切的文化影象;在“不雅观韵朗诵会”上,同学们且歌且诵,通报古典诗词的浩瀚与瑰丽,言说文人的肚量胸襟与情志;在风雅“宋”休业仪式上,大家在玩转文化集市的同时,感想熏染独具杭州特色的宋韵文化,将诗意延伸到生活中。

学校还从课程构建入手,开拓了“文人的十大雅事”等视域课程,每一个假期会设计诸如“金瞳鉴宝”“潜伏者操持”“打开博物馆,为文物配讲授”等传统文化微项目学习,旨在培养学生乐于学习、擅于利用诗文的表达能力,感悟文化的传承之美。

在杭州市不雅观成武林的学子身上,我们能看到,诗词已成为书写未来的力量。

杭州市学军小学教诲集团:班班都有古诗词主题馆

初赛末了一轮晋级名单出炉,杭州市学军小学教诲集团的孩子们表现非常抢眼,有18位同学以高分晋级。

在省特级西席、学校西席发展中央主任姚国娟老师看来,古诗文等传统文化有着兴旺的生命力,在践行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起着重要浸染。

“学校一贯很重视孩子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培养孩子们的文化素养,建立文化自傲。
在审美的熏陶中,让孩子们感想熏染传统文化之美,培养高雅的情趣。
”孩子们在古诗词中学习托物言志,体会爱国的情绪;在小古文中感想熏染人物的美好品质……

少年时,正是读诗的最好光阴。
每天晨读,老师们带着孩子们诵读经典,细水长流地积累。
每年12月,学校的读书节活动精彩纷呈,老师给孩子们讲故事,孩子们相互分享故事,在阅读中、实践中深入理解传统文化。
学校的诗词游园会很受孩子们欢迎。
每个班级打造一个古诗词主题馆,王维的“诗画社”、孟浩然的“山水馆”……孩子们一起挖掘墨客、诗词的特色,脑洞大开设置闯关环节——故事猜谜、诗配画、飞花令等等,玩得不亦乐乎。
老师们还打造了一个古诗词舞台,孩子们穿上古代服装,把古诗词、小古文用自己的理解演出来。
“希望通过各种活动勾引,让孩子们喜好古诗词,从而主动学习、积累古诗词,汲取精华、丰盈内心,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理解与传承。
”姚国娟老师表示。

本文为钱江原创作品,未经容许,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统统作品版权利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法律路子深究侵权人的法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