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祝寿,一样平常人会怎么说?常日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年年有今日,岁岁有目前”这一类的套话。

但是古代的诗词大咖们就不一样了,最少也要写首诗词,才能表现出自己分歧凡响。

祝寿词写得最好的该当是辛弃疾

众所周知,辛弃疾的词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可以说包罗万象。
个中就有不少祝寿词。
由于他交游广阔,朋友们过生日的时候,自然要祝贺一番,拿什么礼物姑且不论,首先人家甩手便是一首词。

辛弃疾给人写的祝寿词却显示出爱国豪情堪称经典

常日来说,祝寿的词并不好作,由于这种类型的词是应酬、社交性子的,无非便是一些吉祥话,敬语,以媚谄对方为主,不太好作过多议论。

但辛弃疾的祝寿词却是英气纵横,谈古论今,充满积极的人生态度与爱国情怀。

先看这一首,借着祝寿劝人做官的。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为范南伯寿。
时南伯为张南轩辟宰泸溪,南伯迟迟未行。
因作此词以勉之。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
千古风骚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
君王三百州。

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
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寿君双玉瓯。

这首词作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当时正在荆湖北路转运副使任上的张栻征请范如山做辰州泸溪县令。
范如山是辛弃疾的内兄,也是一个有抱负有才干的人,具有忧世之心,希望收复国土,但又不太满意当时的政治腐败,同时以为县令官太小,不敷以实现自己的青云之志而有些纠结,不肯履新。
恰逢此时辛弃疾调任荆湖北路转运使,便在范如山的寿宴上,写下这首词对他进行疏导。

词的开头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范增由于项羽在鸿门宴上不听自己建议杀掉刘邦(刘郎),怒摔玉斗;还有一个是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之后,带着西施挂帆而去,泛舟五湖。
他们这样的豪杰英雄,正是由于心怀天下,志在万里功名,以是才能千秋传颂。
辛弃疾希望范如山也不要放弃这样的机会。

“君王三百州”,短短五个字,说降生界广阔,真正的英雄是不愁用武之地的。
不管在哪里,都是为国家干事,只要能为江山社稷造福,在哪里都可以。

燕雀岂知鸿鹄,借用陈胜的名言,是说只要自己有志向,何必在乎别人意见。
貂蝉元出兜鍪,是说大臣冠帽上的饰物(貂蝉)是从战盔(兜鍪)中来的,意思是说成为天子近臣是在沙场上拚杀得来的,不是靠了恩宠。

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意思是泸溪虽然只是个小地方,但却可以当作一个施展才华的出发点,小试牛刀又何妨呢?

末了用玉瓯表示祝寿,同时呼应开头的玉斗,饱含劝勉之意。
整首词读来冲动大方振奋,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正是辛弃疾作词的一向风格。

除了写词给自己的大舅哥,还有同寅。
再看这一首: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
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
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顾。
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
对桐阴、满庭清昼。
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忙。
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
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师长西席寿。

这是为韩元吉作的一首祝寿词。

韩元吉是吏部尚书,也是一位词人,与辛弃疾、陆游、朱熹等人皆是意气相投的好友。

韩元吉过生日的时候,辛弃疾曾写过多首词为其贺寿,足见二人交往密切。
这首词便是个中的一首。

词中借用了大量的典故,将韩元吉比作古代贤相,祝寿的同时表达了收复河山的欲望。

首句“渡江天马南来”,说的是晋王室南渡,建立东晋,因晋代天子姓司马,故云天马。
由于南宋王朝的建立与此类似,以是这里是借古喻今,表面说东晋,实指南宋。
“几人真是经纶手。
”是说,渡江之后,有几个真正的治国之才呢。

开篇两句如高山坠石,劈空而来,气概伟大,直接表现出对国家的忧思。
“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
”用了新亭会的典故。
东晋初渡江南来的士大夫,在新亭聚会饮酒,想起身乡,相对而泣。
而南宋同样是山河破碎,地皮沦陷,只剩半壁东南。
以是说是“可怜依旧”。

“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顾。
”夷甫,是西晋宰相王衍的字。
他喜好清淡,不论政事,导致亡国。
几度北伐的大司马恒温曾说,“遂使神州沉陆,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辛弃疾借此批评那些尚虚浮空谈,不以国事为政的官员。
他认为真正的儒者,就该当平戎万里,建立功名。
词的上阕可以说是对时势的感慨,对韩元吉的期望,以及表明自己的志向。

下阕开始夸赞韩元吉,《新唐书·韩愈传》中说韩的文章“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
辛弃疾认为韩元吉跟他的同族韩愈一样,可以算是文章山斗。

“对桐阴、满庭清昼。
”词句描写韩元吉的家世。
由于韩元吉京师旧宅多种梧桐树,世称桐木韩家。
韩元吉写有《桐阴旧话》记其事。

“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忙。
”这句是说,韩元吉家世显赫,才华横溢,如今正是气吞山河,四处奔忙,展现其才华的机遇。

“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
”此句持续三个典故。
绿野风烟,指唐朝宰相裴度晚年退居“绿野堂”。
平泉草木,唐朝宰相李德裕隐退在“平泉堂”,东山歌酒,指的是东晋名相谢安曾隐居东山。

由于韩元吉此时也正在隐居之中,以是辛弃疾用古代三位名相来做比喻。
同样也希望能像古人一样,做出一番造诣。

“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师长西席寿。
”说等到日后重整山河,天下太平了,那么就可以真正开愉快心地为您举办寿宴了。

这首词年夜方雄沉,掷地有声,既写了辛弃疾与韩元吉的情意,对韩元吉的赞许,又写了收复河山,经世致用的欲望。

辛弃疾是爱国词人,也是抗金名将,生平都在忧心天下,有着“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

他所作之词,正如其人,豪迈大气,超群绝伦。

从这两首祝寿词,我们便可看出辛弃疾的脾气,肚量胸襟,气度。

而这两首词,也是祝寿词中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