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她出生于书喷鼻香门第,素手执笔,写尘世风景,写落花无语,嗟叹着人生的俏丽与哀愁。
仅凭诗词,她可与苏轼、陆游、辛弃疾相媲美,其所创的“易安体”,残酷了中国诗词的全体花季。

我们将从六大篇章来解读李清照的部分诗词,和您一起与这位远在宋朝的女子细细谈。

第三篇章【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肃清”的相思情诗,李清照奥妙避开了怨妇心态,只纯挚描写了自己孤独、盼归的心境,清芳高雅又淋漓尽致,让人不忍卒读。

壹点音频|李清照诉衷情使女太浓扰春睡酒词一曲难断情思

第三篇章第二篇,我们来聊一聊李清照的《诉衷情》。

《诉衷情》

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更挼残蕊,更捻余喷鼻香,更得些时。

“诉衷情”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这首词是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任职江宁知府期间所作的数首闺怨词之一。
寥寥44个字,写出女主人蕴藉的相思心绪,让人惊叹不已。

这首词又是李清照的“酒词”,她独自饮酒至醉,也必定是心中别有隐忧吧。
以是才有:“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关于醉,有着诗酒人生的李清照是有发言权的。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浓睡不消残酒”,无不是醉得淋漓尽致。
只是,这一次由于相思之苦她醉得忘却了卸妆,不记得解开云鬓,乃至一整夜和衣而睡。
而等到醒时才创造,鬓发上昨日插上的梅花早已变样,只剩下几支花瓣零落的残枝。

上片写词人醉眠后,来不及卸妆就和衣而睡,身上还有梅花的残枝。
首句“沉醉”一词可以窥见词人饮酒之多和心绪之烦忧。
春困加上沉醉,词人按说该当睡得很沉,而“熏破”二字,通过嗅觉强调出使女的浓郁,以至于使女太浓打断了自己的美梦,使其痛惜若失落。

这里对使女的“怨”也正是词人欲归不得的怨。
这种幽怨像无端的乱絮,久已环抱心头,“夜来沉醉”不过是为了借酒浇愁罢了。

“断梦”,给人留下遗憾和回味,比一个完全的梦更富有艺术传染力。

下片集中写词人醒来后,依托于梅花的百无聊赖的心绪,也表现了词人在孤寂的环境中思念故土的情态。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寥寥数语,勾画了一幅春夜无眠图。
而梦醒往后,月伴无眠,久不成寐。
一个“垂”字更增加了夜的沉寂。

这幅清淡的月夜图,成功地陪衬出词人孤单清冷的内心天下。
“更挼”“更捻”的连续动作,突现了词人百无聊赖的生理,单调的动作包含着繁芜的心绪。
“更挼残蕊,更捻余喷鼻香,更得些时”:三“更”相迭,含蕴无穷,将词人的感情表现得婉曲有致。

印象中,一样平常诗词所咏之梅,多是凌寒怒放,傲立枝头的。
如王安石所作“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再比如王冕笔下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客们对残梅很少咏叹讴歌,而李清照的咏梅词则另辟路子,选取这一新的角度写梅。

李清照没有把笔墨集中在写梅的姿容、特质上,而是缘梅抒怀,以残梅的清香为引线,串联全篇。
咏梅而意不在梅,虽说全词不着一个“愁”字,却处处含愁,让人惊叹不已。

笔墨/主播 孔令茹

后期/编辑 孔令茹

找、求宣布、求帮助,各大运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