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号《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临江仙》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可谓“曲中多少恨,唱不尽临江仙”
《临江仙》
【明】 杨慎
《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东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此词为千古名篇,流传甚广。它是一首咏史词,借阐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蕴藉,高亢中有深奥深厚。从全词看,基调年夜方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
《临江仙》
【宋】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尘凡。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这是一首送别词,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词的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年夜方凄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脾气,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表示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
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奥深厚细腻,婉转回互,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临江仙》
【南唐】李煜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
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喷鼻香闲袅凤凰儿。
空持罗带,回顾恨依依。
全词写景垂垂道来,写情却有突兀之语,全词意境皆由“恨”生,并由“恨”止。在写法上是虚实相生、内外结合,时空转换自然、顺畅,笔意灵巧,喻象空泛,直抒胸臆却不失落蕴藉,柔声轻诉却极其哀婉动人,正如陈廷焯《别调集》中所云:“低回留恋,宛转可怜,伤心语,不忍卒读。”
《临江仙》
【宋】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干瘪更凋零。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南渡往后,清照词风,从清新俊逸,变为苍凉沉郁,这首《临江仙》是她南渡往后的第一首能准确编年的词作。
国破家亡,奸人当道,个中愁苦,不能不用蕴藉弯曲的笔法来表达。少女时期的清纯,中年时期的忧郁,一化而为老年期间的沉隐悲怆。
《临江仙》
【宋】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东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岐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
孤城寒日等闲斜。
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朋友相见,欣喜万分,还记得当年在金銮殿上斗志昂扬的往事,而今却嫡黄花,沧海桑田,各自奔波。相见只是匆匆,禁不住让人愁绪万千。真是离愁逐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临江仙》
【宋】晏几道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
罗裙喷鼻香露玉钗风。
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
酒醒长恨锦屏空。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此词系作者为思念一个自己曾经深爱过的女子而作,全词写情婉转而蕴藉。作者正面写了与女子的初见与相逢,而对付两人关系更为靠近后的锦屏前相叙一节却未作正面表现,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梦中相寻一节也写得很空朦,蕴藉地暗示了多量的情绪内涵,把心中的哀愁抒写得极为深奥深厚婉曲。
《临江仙》
【五代】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成长恨秋蓬。
转头烟柳渐重重。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
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全词最为独特之处当不才阕,在于虚境实写,化虚为实,而又虚中浸实,写尽羁旅之情,蕴藉隽永,耐人寻味。
词人奥妙地融情与景为一体,写离愁却很少直接抒怀,而是借助于外在的景物来表现词民气坎的离愁别恨。
词人沿情布景,景物的转承和变换、环境气氛的渲染和陪衬,处处反衬出词人的内心天下。
《临江仙》
【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这首词通过回顾在洛阳的游乐来抒产生发火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流落四方的寂寞。以比拟的手腕,明快的笔调,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顾,抒发了北宋亡国后深奥深厚的感慨。寥寥几笔,勾画出来的自我形象相称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