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白居易高度重视环保,有三首环保诗值得一读。“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互异,我来施食尔垂钩。”(《不雅观游鱼》)墨客由不雅观鱼生发感慨:爱鱼之心人各有异,我爱鱼给鱼施食,盼鱼儿快快终年夜;儿童爱鱼却垂钩钓鱼,为图己乐。墨客利用比拟手腕,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念。“叶含浓露如啼眼,枝袅微风似舞腰。小树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两三条。”(《杨柳枝词八首·其七》)墨客直抒胸臆,劝诫人们不要攀折柳枝,要爱护大自然。“谁道群生性命微,一样平常骨肉一样平常皮。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墨客深情呼唤人们不要打鸟,要爱护鸟类,由于鸟类犹如人类一样有生命和家人。墨客的仁爱之心、悲悯情怀跃然纸上,让民气动。
唐代李商隐写过一首《初食笋呈座中》:“嫩箨喷鼻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初生的竹笋鲜嫩适口,价格昂贵,吃腻了山珍海味的王侯将相们,每到春天都想尝尝鲜,于是竹笋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可是他们不知道,吃进肚子里的是竹笋,毁掉的却是一片竹林。墨客有感而发,呼吁人们嘴下留情,保护植物。
宋代欧阳修曾写过一首《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清闲啼。”林中的画眉鸟在开满山花的枝头自由清闲地飞行,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尽情愉快地歌唱。笼中的画眉鸟失落去了自由,唱不出美妙的歌声。墨客利用比拟手腕,表达了对笼中鸟的深刻同情。在墨客眼里,鸟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要尊重鸟的天性,让它们回物化然,这样它们才能享受到自由与快乐。
古代墨客酷爱植树,留下了不少有关植树的诗篇。唐代墨客杜甫,为了居住环境的幽美,曾四处探求树苗,亲自栽种,并在《恶树》一诗中写下植树的感想熏染:“独绕虚斋径,常持小斧柯。幽阴成颇杂,恶木剪还多。”从诗中可以看出,杜甫不仅喜好植树,还是植树的里手里手。白居易担当忠州刺史时,亲率民众植树栽花,在《东坡种花》一诗中写道:“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杏梅。百果参杂种,千枝次第开。”宋代苏轼也爱种树,在《戏作种松》一诗中写道:“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冈。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这首诗描写了他少年时在家乡栽种松树的情景。后来他在杭州做官,修建长堤,“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成为西湖美景之一。他谪居黄州时,曾筑东坡雪堂,周围栽种柳、桑、竹、枣、栗等树,并写诗道:“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
古代墨客热爱大自然,崇尚田园生活。晋代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敷惜,但使愿无违。”墨客归隐田园,披霜冒露侍弄庄稼,乐在个中。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落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全诗描述了俏丽的山村落风光和沉着的田园生活,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后令人憧憬。
阅读古代这些环保诗,能给我们有益的启迪。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便是保护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