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雱,23岁中进士,仕途顺利,是王安石唯一的儿子。王安石给其取名雱,出自《诗经》句,“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希望他能经历风雨,从而成才。可惜,身体一贯不好,33岁即去世。他与妻子长期分居,他住楼下,妻子住楼上。
后来,王安石不想拖累儿媳,加上王雱狐疑病重,孩子短命,常常家暴,于是做主把她重新嫁给了别人。之后,王雱觉醒,非常后悔,因怀念前妻,为她填了许多相思词。诸如,“倦游燕、风光满目,好景良辰,谁共携手。”(《倦寻芳·露晞向晚》)这首词亦是个中之一。
薛砺若在《宋词通论》中说:“王雱词虽不多见,然较介甫蕴藉婉媚多矣。”蕴藉婉媚,可谓王雱词风的主要特色。
“杨柳丝丝弄柔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上阕是说,杨柳树上的柳丝,在东风中轻轻地摇荡着。烟缕迷漾,织成万千春愁。海棠花尚未如雨点坠落,梨花花瓣已如雪花纷飞。由此知道,春天已过去一半了。这是写“春去之迅疾”。
“杨柳丝丝弄柔柔”代表了最美好的春光。可是,如此美好的春光,词人却用了一句“烟缕织成愁”,将美好春光与春愁牢牢绑在一起。景致越美,人越孤独。这里词人只是抛出了一个“愁”字,下面详细阐述“愁”的内容。一则由于落花,“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二则由于春去,“一半春休”。这些“愁”只是表面上的,内在的“愁”则不才阕阐述。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喷鼻香枝上,豆蔻梢头。”下阕是说,而今,往事实在难以重忆,梦魂环绕你住过的闺楼。刻骨的相思,如今只在,丁喷鼻香枝上,豆蔻梢头。这是写“相思之刻骨”。
下阕接着述“愁”。一则,往事难转头,人去难再回。此为“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二则,相思别离苦,无处去倾诉。此为“相思只在,丁喷鼻香枝上,豆蔻梢头。”
四重“愁”,让春光蒙上一层忧伤的味道。春恰好,人未老,分两处,再无瓜葛,再无交集,怎不令人肝肠寸断。一个人的春天,实在也是俏丽的。只不过,大多数人喜聚不喜散,一旦失落去才追悔莫及,“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守着孤独,无法释怀。
也恰是以,眼中的春天都蒙上了一丝相思的味道。尤其是末了一句,“相思只在,丁喷鼻香枝上,豆蔻梢头。”已成千古佳句。这不禁让人想起《雨巷》里的诗句:“我希望逢着/一个丁喷鼻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喷鼻香一样的芬芳/丁喷鼻香一样的忧闷……王雱妻子,俨然便是眼中的丁喷鼻香花,不正是贰心心念念的前妻么。只可惜,他们再也无法相逢了。相思不在心里,而在“丁喷鼻香枝上,豆蔻梢头”,多么新奇的写法,令人面前一亮!
“以我不雅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此句为“有我之境”也。
纵览全词,景致描写唯美,情绪表达炙热,艺术表现力极高,意境凄婉动人,然始终秉持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风格,蕴藉蕴藉,是为融情于景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