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缘故原由,唐朝有座皇宫,叫上阳宫,又称西宫、别宫,唐高宗、唐玄宗、武则天都曾经在这里设朝听政,是当时主要的政治活动场所。
因此,墨客便在上阳宫寄托诸多情绪,就犹如当今我们能从汪峰的《北京,北京》听出北漂之情一样。
(由于部分诗歌篇幅过长,只摘录片段,完全版大家可以自行搜索欣赏)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上阳人啊,当年进来的时候还是青春美少女,如今已经白发苍苍,穿着绿色衣服的宫廷守卫紧闭上阳宫门,多少年未曾开启。
唐玄宗末了一年我就入选嫔妃,当时进来才十六岁,如今已经六十岁了。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政治讽喻诗,描述了封建制度那些嫔妃空耗的青春,天子只为了知足自己的淫欲就将这么多女子进行囚禁,岂不荒谬可笑?

唐代十首上阳赋白居易张九龄刘长卿均有佳作你喜好哪首

白居易:《洛川晴望赋》

及夫日色黯黯,寒光荧荧。
远水澄碧,群山结青。
山水隐映,花气氲冥。
瞻上阳之宫阙兮,胜仙家之福庭。
望中岳之林岭兮,似晒台之翠屏。

等到太阳落下,寒冷中闪烁着微光。
远处的河水清澈,群山翠绿。
山水之间相互照映,模糊约约闻到一股花喷鼻香。
上阳宫就像仙家中的天庭一样平常,嵩山的树木丛林就像天上皇宫的樊篱。

这首诗紧张是在赞颂洛阳的美景,表达盛唐期间的勃勃活气,游人乐在个中。

王建:《上阳宫》

上阳花木未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
画阁红楼宫女笑,玉箫金管路人愁。
幔城入涧橙花发,玉辇登山桂叶稠。
曾读列仙王母传,九天未胜此中游。

上阳宫的花朵树木未曾凋零,就像秋日未曾来过,洛河穿过宫殿,到处可见俏丽的水景。
红漆的楼阁中传来宫女的笑声,悠扬的箫乐引起路人的忧闷。
润水边用帐幔围成的小城中,橙色的花朵在开放,宫女坐着富丽的辇登山嬉戏。
我曾经读过诸多神仙和西王母的传奇列传,却以为九天之上也没有上阳宫这样好玩的地方。

这首诗和白居易的《洛川晴望赋》想表达的意思雷同,歌颂盛唐美景,不过白居易那首更加清冷有仙气,王建这首则充满尘凡中的意见意义和欢声笑语。

刘长卿:《上阳宫望幸》

玉辇西巡久未还,春光犹入上阳间。
万木长承新雨露,千门空对旧河山。
深花寂寂宫城闭,细草青青御路闲。
独见彩云飞不尽,只应来去候龙颜。

天子去西边巡游还没回来,春天的阳光就如往常一样来到上阳宫内。
宫内的树木活气勃勃,嫔妃的宫里却空空如也。
嫔妃便是宫里一朵不见阳光的花儿,天子太久未宠幸,路上已长满郁郁葱葱的野草。
天上彩色的云朵不甘消散,只是为了等待龙涌现的那一刻。

诗中大自然的活气勃勃和嫔妃的不见雨露形成光鲜比拟,嫔妃便是那朵不见阳光的花,又是天上不甘消散的云,只为了等待天子这条龙的涌现,那时,花朵的绽放肯定很美。

张九龄:《上阳水窗旬宴得移字韵》

天河非应到,汀洲忽在斯。
仍逢帝乐下,如逐海槎窥。
春赏时将换,皇恩岁不移。
目前游宴所,莫比天泉池。

天上的银河并非一定要涌现,汀州却溘然涌如今了面前。
又一次得到天子的信赖和喜好,我就像追逐着海浪搓着澡一样欢畅。
春天的赏赐总是有不同的东西,天子的恩德却永久不变。
此时此刻的宴会,不比西王母在瑶池举办的蟠桃会差呀。

唐人不仅能够用诗歌讽刺、悲哀,也能够有这样欢畅高兴的表达。
张九龄是“开元盛世”的末了一任名相,他不负皇恩,敢言直谏,选贤任能,为管理天下做出卓越贡献。
去世后,唐玄宗对举荐的人才,总问:“风姿得如九龄”否?

刘沧:《秋月望上阳宫》

苔色轻尘锁洞房,乱鸦群鸽集残阳。
青山空出禁城日,黄叶自飞宫树霜。
御路几年喷鼻香辇去,天津终日水声长。
此时独立意难尽,正值西风砧杵凉。

天子宠幸的洞房已经封锁多年,锁头布满灰尘,乃至长了青苔,夕阳下,乌鸦和鸽子凌乱地飞行。
远处的青山逐步隐蔽落日,黄叶在宫内随处飞舞。
天子的专门通道几年才听见行车的声音,天津河倒是每天都有流水声。
在西风之下,我孤独地站着,思绪翻滚,难以沉着。

同《上阳白发人》、《上阳宫望幸》一样,刘沧所描述的,也是一位幽居深宫的嫔妃,天子几年才宠幸一次,她的日子孤苦又无聊,世间再美,也与我无关。

徐夤:《上阳宫词》

点点苔钱上玉墀,日斜空望六龙西。
妆台尘暗青鸾掩,宫树月明黄鸟啼。
庭草可怜分雨露,君恩深恨隔云泥。
银蟾借与金波路,得入重轮伴羿妻。

宫殿前面的台阶长满青苔,太阳已经落下,我还在等待天子辇车的到来。
扮装台已蒙上一层灰尘,镜子已经遮起来,皎洁的月光下,黄鸟正在号泣。
庭院中的小草尚且能够雨露均沾,我和天子却像隔了一层天地一样平常。
玉轮能够将月光借给我铺成一条道路,我想去和月宫中的嫦娥作伴,也好在上阳宫死守空等。

嫔妃制度的不合理,可见不是一两人的认知,而是有一群人认为,天子应对此进行改革,否则又哪会有这么多为宫女抱不平的诗词呢?

雍陶:《天津桥望春》

津桥春水浸彤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天津桥下春天的流水倒映着落日,河边的柳树在微风吹拂下斜斜浮动。
天子的辇车再也不来洛阳的宫殿,宫里的莺鸟叼着上阳宫的花朵飞了出来。

这首诗的背景是安史之乱后,洛阳惨遭毁坏,唐朝的政治中央迁移到长安,洛阳的皇宫逐渐荒废,直到唐德宗期间正式废弃。

阎济美:《天津桥望洛城残雪》

新霁洛城端,千家积雪寒。
未收清禁色,倾向上阳残。

云彩刚从洛阳的上空飘过,积雪还没融化十分寒冷,天上的云朵还没完备散去,靠近上阳宫的方向斜阳已残。

当时阎济美在天津桥考试,考到帖经的时候,考官说如果不那么精通帖经,可以用诗赋替代,阎济美就当场做出这首诗,凭此也通过了科举考试。

张祜:《洛中作》

元和天子昔平戎,惆怅金舆尚未通。
尽日洛桥闲处看,秋风时节上阳宫。

元和年间唐宪宗李纯平定淮西,只恨自己没法亲自上阵。
现在每天在洛阳城到处溜达,秋风的时令也不知躲在上阳宫哪个宫女的被窝里咯。

唐宪宗从前也是大胆有为的形象,可惜晚节不保,学秦始皇配制永生不去世仙药,越吃药越暴躁,张祜感慨着唐宪宗的前后变革,有感而发写出此诗。

结语

以上便是唐代十首“上阳赋”,实在还有很多关于上阳宫的诗词,大家喜好哪一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