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经开始,反响民间疾苦的诗歌一贯就存在。
不过这些现实主义题材的诗,每每听起来没有那么幽美动听。
而且对付墨客来说,写这些”负能量“的作品,有时乃至还会带来生命危险。

诗词大会上彷佛不太背诵这一类的诗(我看得不多,或许偏颇),由于这类诗能够随处颂扬并广为流传的相对不多,有一些诗开头几句还能记得,整首能背过就有点难度了。

老街录入几首,看看有没有您非常熟习的?

一、《诗经·硕鼠》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这些反响平易近间疾苦的古诗 哪一首最冲动您

《诗经》中的《硕鼠》篇,是最早反响底层公民生活的诗歌之一。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我记得在学校里这首诗彷佛要通篇背诵的,不过现在老街只能背过前几句了。
“硕鼠”这个词一贯在我们小时候的教材中都学习过。
这是下层百姓对付奴隶主剥削阶级发出的怒号,我们养育了你们,你们却从来不知道戴德,不如从此往后咱们分道扬镳。
《诗序》认为老鼠“贪而畏人”,重敛者“蚕食于民……若大鼠也”。

《荀子·王制篇》中说道: 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二、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十五从军征》是汉乐府中的名篇,讲述了一位少年从军、生平为邦交战的老兵遭遇。
15岁参军,80岁才退役。
半路上碰到家乡人,讯问家中还有什么人.....没想到得到的回答是,遥望你们家,松柏葱葱,坟冢累累。
庭院中,野鸡乱飞,犬兔横行,野草丛生,可怜的老兵做好了饭,不知道除了自己还能给谁吃。

结束时,墨客写到,老兵孤独地站在门外了望,涕泪纵横。
老街忽然想起了杜甫的一句诗:

反畏来,寸心亦何有?

仇兆鳌《杜诗详注》评价说:

书断则疑,书来则畏,正恐家室亡尽,将来欢会之处,反成穷独之人耳。

杜甫担心的不正是这个老兵的悲惨遭遇吗?

三、魏晋南北朝 曹操《蒿里行》

曹操不仅仅是一位军事家和政治家,还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墨客。
他的《蒿里行》真切地记录了兵连祸结的社会现实:

关东有义士,兴师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协力不齐,犹豫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去世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平生易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东汉末年,农人叛逆、军阀混战,以至于”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 《十五从军征》中的老兵还能看到“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到了曹操的笔下,连一点生气都不肯留下了。
“平生易近百遗一”,是那个归家的老兵吗?念之断人肠,泪落沾我衣.....

四、隋唐 李绅《悯农》二首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觉得,有一些诗读过往后永久也忘不掉的,例如李绅的《悯农》第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去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劳。

小时候读过这首诗往后,墨客李绅的形象无比伟光正,不过听说李绅作官往后,生活也“渐次豪奢”,彷佛权力越大离劳动人民越远。
李绅一餐需三百鸡舌不知真假,但是这两首绝句却是千古绝唱,说出了农人的辛劳与不易。

五、宋 柳永《煮盐歌》

北宋初期的大墨客柳永是婉约词的代表人物,不过柳永可不仅仅是一个每天写风花雪月的词人,他的这首《煮盐歌》写出了宋朝盐工们艰巨的生活:

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
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轮征。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
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

卤浓碱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
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山去夕阳还。

船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酷热。
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

自從潴卤至飞霜,无非假贷充餱粮。
秤入官中得微直,一缗每每十缗偿。

周而复始无安歇,官租未了私租逼。
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

鬻海之民何苦门,安得母富子不贫。
本朝一物不失落所,愿广皇仁到海滨。

甲兵净洗征轮辍,君有馀财罢鹽铁。
太平相业尔惟鹽,化作夏商周时节。
.....

晏殊曾经讽刺柳永说:“殊虽作曲子,未曾道:‘针线慵拈伴伊坐。
’”但是柳永的这首《煮盐歌》也同样不是富贵宰相晏殊所能道出的。

这首诗写了盐工的辛劳,谋生的困难,印子钱、苛捐杂税、官员剥削像重重大山一样压在劳动者的肩头。
末了,柳永还写出了自己的欲望,希望国家富余、百姓安居、世风淳厚、幸福和平.....

六、元 张养浩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1270年-1329年)是个汉人,也是元朝一代高官名臣,乃至有机会主持元朝规复后的科举考试。
作为政府官员,能够写出“兴亡百姓皆苦”的诗句殊为不易。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犹豫。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

天下太平,统治阶层大兴土木建立宫殿,天下打乱,一把火烧尽阿房宫。
和平年代老百姓要服徭役、战乱年代要服兵役。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言难尽,一言道尽。

七、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听说生平只画兰、竹、石,自称\公众四季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大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前面写了农人、士兵、盐工,这首诗里写了一个小小的基层公务员。
诗中人物衙斋独卧,闻竹风萧萧,想到的是”民间疾苦”,虽是“些小县吏”,能够时时刻刻心有百姓,殊难堪得。
郑板桥口说“难得糊涂”,实在一点也不糊涂。

八、清朝 龚自珍《杂诗》

满清一朝的墨客们,犹如唐宋一样灿如群星,龚自珍是个中最闪亮的明星之一。
已亥杂诗315首是其在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年)写成,我们最熟习的该当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吧。

下面这首写得是船工,作者当年五月在江边看到纤夫辛劳地协力拉船, 当年运河很主要的任务便是调运粮食,龚自珍此诗和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劳“同一主题。

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
我也曾糜太仓粟,夜间邪许泪滂沱。

和郑板桥一样,墨客作为一个阶级上层人物看到了下层百姓谋生的艰巨,不由自主发出了感叹。

结束语

古代墨客作诗,有或山水田园,或风花雪月,或抚今怀古,或羁旅相思,或精忠报国。
这些题材的诗词更随意马虎流传。
而反响民间疾苦的诗每每短缺诗歌的幽美特色,因此相对较少被广为传唱。

其余,这种”负能量“的文学作品很随意马虎得罪权贵,听说李绅就由于《悯农》一诗被人打了小报告,差点身陷囹圄。
苏轼在乌台诗案中,就被舒亶等人陷害,说其《山村落五绝》等诗”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渎谩骂,而无复人臣之节者。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
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山村落五绝》

这首诗比起柳永的《煮盐歌》来温和得多,乃至不能算是讽喻诗。
而苏轼竟然差点在乌台诗案中丢了性命,可见政治上的斗争是多么的凶险无比。
因此这些敢于反响现实反响百姓疾苦的墨客们,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重。

@老街味道

韵是何物?唐诗宋词中那些古人改诗的趣事

读诗为什么一定要看其格律,由于有这5个缘故原由

李白徐凝两首庐山瀑布诗 被苏轼一褒一贬 您喜好哪一首?

苏轼说作诗必此诗定非知墨客 袁枚说若不是此诗 就更不是墨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