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图》/136x69cm/纸本設色/癸卯年

站在高坡向远方眺望,视线毫无阻碍地,穿过溪流,穿过树丛,穿过院落, 穿过波光粼粼的湖面(图一及图二)。

图一

图二

说诗画周古天绘画系列二十五东园图

横陈的缓坡浮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轻盈的白云从江水里腾挪起,穿过树林,抚过坡岸(图三)。
模糊的绿意,青蓝中透着丝丝缕缕的白,湿润疏松的土壤里,隐约可见悄悄钻出的嫩草,星星点点地,是等待许久的春天(图四)。

图三

图四

不知是哪里吹来的微风,带着春江水暖的潮气,吹拂过远处的树林,沙沙作响,果真是“袅袅姿容风拂雾,渐浓渐染醉春岚。
” (图五)

图五

收回视线,近前建立着一座叫做“东园”的院落,东园坐落在山脚下的坡岸边,依着地形开辟出一块平坦的地皮(图六)。
在山石脚下,人工开凿出一条溪流,从园外江里引进江水,潺潺细流曲弯波折,与青松掩映,湖石疏置,池水清澈,碧树成荫(图七)。

图六

图七

池水旁的小屋里有三人正在不雅观字,三人神色肃穆,手指着桌案上的字,仿佛还在批驳辩论着,彷佛是在鉴定古人作品(图八)。
屋旁树下的长凳上,坐着两人,看起来像是多年迈友,正在喝茶赏景、惬意清谈(图九)。

图八

图九

另一长凳上也有两人正一边喝茶一边谈论着什么,兴致盎然的样子,还有一人或许是累了,坐着安歇或者是在悄悄聆听两人的发言(图十), 也或者是在为园中写生作画的人做模子(图十一)。

图十

图十一

稍远的亭中,有一奴隶正举着一幅字,两人弯着腰仔细凝神不雅观赏着。
个中一人手托着画轴,神色举动间难掩欣赏之色(图十二),批驳字画的,作画写生的,交谈谈天的,十几人却看起来并不吵闹,幽远、安谧、洒脱、高远,宁静怡然,只有园中泉水在碎石间游走的叮咚轻响(图十三)。

图十二

图十三

江南好景,妖冶生动,当盛清之时,太平日久,士大夫悠游林下,雅集犹盛……画中文人墨客赏春会友,不雅观景、喝茶、作画、赏字。
烹泉煮茗,吟诗为难刁难。

就像历史上那几次流传千百年的“雅集”盛会一样平常,出席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的都是博学多才之人,所作之事皆在诗字画之间。

自古文人爱好风雅,一个人的风雅有些孤独,一群人的风雅便是一种崇善自然,散逸致趣的文化风气,文人雅集将文人雅士聚拢到一起,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正如米芾在《西园雅集图记》中写道,“自东坡而下,凡十有六人,以文章议论,博学辨识,英辞妙墨,好古多闻,雄豪绝俗之资,高僧羽流之杰,卓然高致,名动四夷,后之览者,不独图画之可不雅观,亦足仿佛其人耳!
”西园雅集阵容强大,参与个中的文人皆是当时书法、绘画、诗词等领域誉满天下之士。

于是“西园”成为了后世文人可以“躲避”、“抒怀”、“精神栖息”的避风港,“雅集”成为了文民气坎神往并构筑的空想精神胜地。

周古天 《东园图》

尺寸 13669cm

作者简介

周 古 天

周古天,字固田,1963年1月生于上海,祖籍江苏阜宁,卒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

2001年至2006年受聘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书法篆刻课程。
2006年至2011年受聘于西安美术学院上海分院,任教书法篆刻、山水画课程。
现为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水墨缘事情室画家。

出版《周古天画集》上海画报出版社,《周古天画集》上海公民美术出版社,《周古天作品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文章来源:

【蓁熙文化】微信公众年夜众号,敬请关注

更多内容也可搜索并关注:喜马拉雅、bilibili平台【蓁熙文化】

更多学习平台可搜索:小鹅通【蓁熙文化】

版权申明:

文中音视频作品及图片版权归【蓁熙文化】所有,未经正式容许或授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