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叫《题岳王坟诗》,作者叫丘濬(很多史料写做邱濬、丘浚,估计是输入法的问题,读音同等),我们不要疑惑这位作者的史学的史学渊博,他看的史料可能比百分之九十九的历史学家都多,那些只看过几篇标新创新网文的喷子连跟他对话的资格都没有。

丘濬被史学界誉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身历景泰(朱祁钰)、天顺(复辟的朱祁镇)、成化(朱见深)、弘治(朱祐樘,弘治复兴缔造者)四朝,时任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的丘濬对首创弘治复兴居功至伟。
丘濬考中过乡试第一名(解元),进士及第后进入翰林院当庶良士,这让从小“家贫无书,尝走数百里借书,必得乃已”的丘濬有了打仗历代史料文籍的机会。
《国朝内阁名臣事略》称丘濬“举凡六经诸史、古今诗文、以至医卜老释之说,无不穷究”。

而且丘濬为官极其清廉:“所居邸第极湫隘,四十年不易。
”政见也极其高明,当时又是天灾又是地震,丘濬淡定地上书弘治天子朱祐樘:“正身清心以立本而应务。
谨好尚不惑于异端,节财用不至于耗国,公任使不失落于偏听。
禁私谒,明义理,慎俭德,勤政务,则承风希宠、左道乱政之徒自不敢肆其奸,而天灾弭矣。

丘濬公务之余写下了这首《题岳王坟诗》。
这首诗可谓入木三分鞭辟入里:岳飞被害,最高兴的是参与陷害岳飞张俊(吞并地皮百万亩,房租年收入七亿三千万文钱,《宋史》记载其“既不能守越,又弃四明,负亦不少。
矧其附桧主和,行刺岳飞,保全富贵,取媚人主,其负戾又如何哉?),而另一位抗金名将张浚(主战派名将名相,谥号忠献)只能无语凝噎,而跟岳飞齐名的抗金名将韩世忠,就此意气消沉,到西湖边上闭门谢客,以精力萎顿不图进取来消灾避祸。
关键在于“桧书夜报四太子,臣构再拜从此始”说到了点子上:秦桧连夜写信给金兀术(完颜宗弼,完颜阿骨打第四子)“报喜”表功,而宋高宗赵构也通过以臣子之礼磕头如捣蒜换来了一隅偏安。

这首诗力透纸背臣飞去世臣俊喜 桧书夜报四太子 臣构再拜从此始

笔者曾引用《金史》中金人朝会记录证明秦桧便是金国派回南宋的卧底,结果被“秦桧的后人”骂了一顿:元朝人修的史籍还能信?可是“秦桧的后人”不知道,历代修史是为了以史为鉴,其紧张史料来源前朝各种实录档案。
如果史籍都不可靠,那么你又怎么能证明自己是“秦桧后人”呢?之所节制的“真实历史”又是从何而来呢?

气话不说了,还是回到正题,《金史》记载金国朝会谈论:“(南宋)既不可以威服,复构怨之已深,势难先屈,欲诱以从,阴纵秦桧以归,一如忠献王之所料。
” “我喜其人(秦桧),置之军中,若纵之归国,彼处喜年夜方说事,必是得志,惟此人可济吾事,更须恩结其心。
” “顺昌之战,刘锜欲径进,而召刘锜。
商虢之战,岳飞欲径进,而召岳飞。
终于杀岳飞、废韩世忠、张浚,贬赵鼎,而南北之势定。

现在很多人要为秦桧翻案,但是明代史学家一语揭破秦桧真面孔:臣飞去世……桧书夜报四太子!
秦桧要不是奸细,干嘛要连夜写信给金兀术报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