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览祖国大好河山

诗与远方的浪漫

尽在诗情画意里

沪昆线上的列车与桃花同框。
李小平 摄

美图袭来傍边国铁路碰着古诗词

当中国铁路碰着古诗词

一动一静、一诗一画

是穿越历史的婉转灵动

是见证未来的绚丽景致

动车组与杜鹃花海同框。
刘河清 摄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佚名《诗经·周南·桃夭》【先秦】

动车组穿行在花海里。
阮霜景 摄

山桃花与列车。
于兰 摄

桃花与复兴号相映成趣。
唐韶 摄

列车穿越花海。
张莉 摄

醉态轻盈浥露斜

映山红火幕难遮

——刘祖满《杜鹃花》【明】

杜鹃花与沪昆高铁上的动车组同框。
谭凤英 摄

花海与列车。
李小平 摄

沪昆高铁上的动车组穿过杜鹃花海。
杨芳 摄

奔跑的动车组与绽放的杜鹃花同框。
何明霞 摄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东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唐】

列车与桃花同框。
闫毅 摄

列车与桃花林构成一幅“工笔画”。
于兰 摄

沪昆线上的列车与桃花。
李小平 摄

沪昆高铁上奔跑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
唐韶 摄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唐】

列车与桃花共同勾勒出美景。
于兰 摄

京广高铁上奔跑的复兴号与桃花同框。
谢建强 摄

沪昆高铁上奔跑的动车组与桃花同框。
申运民 摄

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与桃花同框。
闫毅 摄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宋】

复兴号穿越花海。
于兰 摄

杜鹃花海掩映着远方的列车。
李小平 摄

赣韶线上行驶的列车与樱花同框。
邹旭辉 摄

沪昆线上的列车穿越桃花林。
杨芳 摄

流水小桥江路景

疏篱矮屋野人家

田园空阔无桃李

一段春光属菜花

——黄庚《田家》【元】

沪昆高铁上奔跑的动车组与油菜花同框。
梁雅白 摄

动车组与花田、青山、村落相映成景。
梁雅白 摄

动车组经由油菜花田。
梁雅白 摄

动车组经由油菜花田,犹如穿梭在金色油画中。
李小平 摄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唐】

沪昆线上行驶的列车穿越花海。
刘芳 摄

沪昆高铁上奔跑的动车组与荷塘同框。
刘峰 摄

奔跑的复兴号与桃花“喜相逢”。
杨芳 摄

赣韶线旁盛开的洋紫荆花与列车同框。
管俊鸿 摄

一色菜花十里黄

好风斜日送微喷鼻香

分明触起童时景

只有髭须换老苍

——陈衍《郊行见菜花》【清】

动车组与飞机“巧遇”。
李小平 摄

沪昆高铁上的动车组穿越油菜花海。
于兰 摄

列车与金黄的油菜花相映成趣。
李小平 摄

京广高铁上飞驰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
邹旭辉 摄

高田如楼梯

平田如棋局

白鹭忽飞来

点破秧针绿

——杨慎《出郊》【明】

动车组与稻田相互掩映。
梁雅白 摄

沪昆高铁上奔跑的动车组与稻田同框。
李小平 摄

沪昆高铁上奔跑的动车组与春耕景象。
刘峰 摄

夜月一帘幽梦

东风十里柔情

——秦不雅观《八六子·倚危亭》【北宋】

夜幕下,动车组穿越油菜花海。
刘峰 摄

沪昆高铁上奔跑的动车组。
李小平 摄

万物复苏,欣欣向荣

草长莺飞,姹紫嫣红

中国铁路穿行于

古诗词的字里行间

抒写大美中国的壮丽诗篇

记录铁路奋斗者的豪迈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