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顾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鉴赏:封建时期许多有才华的文人大多生平都经历了这样的足迹:因才华横溢少时肚量胸襟大志渴望仕途有所作为,后因仕途屡次受挫加上目睹了官场的阴郁,于是崇尚自然归隐园田。张可久也不例外,他极有才华而生平仕途颇不快意,后隐居西湖过着诗酒自娱的生活。
归隐一类作品在张可久的散曲中霸占很大比例,但对付封建时期的文人来说仕途是唯一出路,仕途的成败便是对你生平造诣的评价,因此很难有人在这方面能真正达不雅观。所谓乐于归隐神往田园,实际上不过是他们仕途不得志的暂时解脱,在达不雅观之后大概隐含着不可解脱的无奈与痛楚,这种痛楚在这首小令中就充分表现了出来。
这首小令题为"九日",看似思乡曲实际上却处处在表现入仕和归隐之间的抵牾与痛楚。玄月九登高游览瞥见箫疏的秋天景色,瞥见一字排开横在空中的南飞的大雁,不禁勾起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但这愁又不但是乡愁,作者在这里分明是把做官看作客寓,而将归隐视为自己的归宿自己的家园。
"青山"在张可久的曲中每每有着特定的含义,便是指归隐。在此作者登高游览瞥见如诗的自然,又起归隐之心,头上的乌纱帽此时显得是那样的别扭,弃之可惜留则尴尬。归期确定的大雁匆匆使他想到归隐。
是啊他生平奔波,仕途颇为困难七十多岁还为昆山幕僚,实在是累了倦了该归隐园田好好安歇了。这里的一个"倦"字又生动地刻画出作者仕途的倦怠及对官场的厌倦。作者进一步回顾为官生活也曾有富贵荣华,曾有单袖美人殷勤的陪侍,曾有金杯错落灯红酒绿,也曾有歌女用纤纤玉手弹奏琵琶,但这又有什么可留恋的?
官场险恶纵有短暂表乐也已飘道不堪回顾,而今人已是晚年西风中白发飘飘,精力情状每况愈下官场这险恶之地,是菲窝里恐怕再也无法待下去了。想到这些他以为更加惆怅。
再看面前:天边一抹残阳西下,几只寒鸦在风中无力地飞着,时时发出阵阵悲鸣。回顾自己所走过的路,不正同这面前之状一样凄然。这里作者完备将自己的经历和感想熏染同面远景物的信写自然地融为了一体。此曲真实地表现了作者在入仕与归隐之间的徘徊。从诗中我们既读到了作者归隐的决心,也读到了他作此选择的痛楚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