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半书怀》

王洋〔宋代〕

敲火开喷鼻香焙,书斋思渐清。

田翁新社长,巢燕旧学生。

春分节气古诗词王洋春半书怀

学僻诗无味,心开语见情。

不愁无乐事,正与物俱荣。

译文

敲石取火,熏喷鼻香烘烤,逐渐散开,端坐书斋,思绪万千,逐渐清晰。

年迈农夫担当新的社长,归巢旧燕成为旧的学生。

见闻寡陋的人,写的诗歌就显得没有味道,心胸开阔的人,写的诗歌措辞可以见到真情。

不要去忧闷身边没有快乐之事,统统正与万物一起欣欣向荣。

注释

敲火:敲石取火。

喷鼻香焙:熏喷鼻香烘烤。

田翁:老农夫。

社长:一社之长。
古代以社为基层地方组织,选年迈的农事者任社长。

学生:指求取知识学问的学子与学生,这里指巢燕。

学僻:即僻学,指未能博学,见闻寡陋。

赏析

这是宋代墨客王洋的一首春分节气诗。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道出了万物春意盎然,统统充满活气与活力,以顺其自然的心境接管时序的变革,才是人生最好的选择。

“敲火开喷鼻香焙,书斋思渐清。
”首联是说,敲石取火,熏喷鼻香烘烤,逐渐散开,端坐书斋,思绪万千,逐渐清晰。
这是写“春分之读书”。

“敲火开焙”“书斋思清”一下子就营造出一个读书的美好意境。
俗话说,春日好读书。
有诗云,“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多少很多多少时。
”墨客端坐书斋,喷鼻香薰萦绕,思绪也加倍清晰明朗了。

“田翁新社长,巢燕旧学生。
”颔联是说,年迈农夫担当新的社长,归巢旧燕成为旧的学生。
这是写“春分之风情”。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新的农夫,担当新的社长。
人事变迁,生生不息。
旧燕归巢,仿佛没有变革。
人换了,燕子却还是去年的燕子。
这里面透露出一丝春日的活气。
春社日,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一样平常在仲春仲春的春分前后。
新社长的任命,也意味着敬拜地皮神的日在即在面前了。
春社日,也被称为“中和节”,是“敬拜土神,祈求丰收”的节日,民间还有饮中和酒的习俗。

如果说首联、颔联句着重写春分风情,那么颈联、尾联则是写春分心情。
一首诗如果只写风情而不见民气,则不算是好诗。
这首诗颈联就转的非常棒,由风情到民气,不动声色,极其自然。

“学僻诗无味,心开语见情。
”这两句是说,见闻寡陋的人,写的诗歌就显得没有味道,心胸开阔的人,写的诗歌措辞可以见到真情。
这是写“作诗之心境”。

这两句点题,呼应题目“春半书怀”。
书的是什么怀?敞愉快扉的怀,心胸开阔的怀,意境超脱的怀。
反之,小肚鸡肠,见识简陋,目光短浅的人,是墨客永久不屑一顾的。

“不愁无乐事,正与物俱荣。
”尾联是说,不要去忧闷身边没有快乐之事,统统正与万物一起欣欣向荣。
这是写“春分之心情”。

春分时节,万物繁盛,一派欣欣向荣,我们又有什么情由不去爱这样的春日呢?快乐的事情很多很多,哪里有韶光去忧闷呢?由此可见,春日的到来,给了墨客一份美好的心情。

自洽,沉着,许可统统所期所是。
人生最高级的幸福,便是做自己喜好的事。
走吧,抛开统统烦恼,去看看春天吧,给心灵放个假,重新出发,诗意前行!

作者:严勇,文学硕士。
曾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刊发诗评百余篇。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
已出版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散文集《读书旅行》、随笔集《风采泰州》。
揭橥文章千余篇。
现为报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