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杭州

本文整理了3首关于杭州的古诗词,感想熏染杭州的诗词魅力。

01、望海潮 · 东南形胜——宋 ·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童眼看中国江南忆最忆是杭州领略杭州的诗词魅力

诗词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干谒词。
柳永为了得到孙何的举荐,写下这首词,并请当地一位著名的歌女在孙何的宴会上反复歌唱,终于引起孙何的把稳。

词作赏析

西湖的美景,钱江潮的壮不雅观,杭州市区的繁华富庶,当地上层人物的享乐,下层公民的劳动生活,都逐一注于词人的笔下,描述出一幅幅幽美壮丽、生动活泼的画面。

这画面的代价,不仅在于它描述出杭州的锦山秀水,更在于它描述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0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 ·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诗词创作背景

北宋熙宁五年(1072 年),苏轼在杭州任通判。
这年农历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饮酒,写下了这首诗。

诗文赏析

苏轼对西湖景致不雅观察入微,长于捉住稍纵即逝的景象,醉意之中,敏捷地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

乌云骤聚,大雨突降,顷刻又雨过天晴,水天一色。
作者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强烈的色彩比拟,给人以很强烈的画面感,从阴云压近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描写景象变革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颇具戏剧性。

03、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宋 ·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合适。

诗词创作背景

苏轼与杭州有着不解之缘,他曾前后两次到杭州做官。
这首诗写于苏轼第一次到杭州,即被贬谪到杭州担当通判期间。
他与朋侪一同游览西湖时,感叹西湖的自然之美,写下了两首诗,这是个中一首。

诗文赏析

在残酷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雨雾朦胧,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美妙。
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适宜。

这首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概括批驳,后面两句更是成为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