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之夜,明月如霜。
在这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不雅观彩灯、猜字谜、吃元宵全家团圆、其乐融融。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主要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

愿这古人笔下元夕的诗意,伴随着明月一起陪你入眠!

上元夜六首·其一

诗词鉴赏元宵 愿前人笔下的诗意伴随着明月一路陪你入眠

唐-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玉漏和银壶你们暂且停下不要催了,宫禁的城门和上面的金锁直到天亮也开着。

谁家看到明月还能坐着什么都不做呢?哪里的人听说有花灯会不过来看呢?

蝶恋花·密州上元

宋-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喷鼻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醉落魄(元夕)

宋-范成大

春城胜绝。
暮林风舞催花发。

垂云卷尽添空阔。

吹上新年,美满十分月。

红蕖影下勾丝抹。
老来牵强随时节。

无人知道心情别。

惟有蛾儿,惊见鬓边雪。

忆秦娥(元夕)

宋-张孝祥

元宵节。
凤楼相对鳌山结。

鳌山结。
喷鼻香尘随步。
柳梢微月。

多情又把珠帘揭。
游人不放笙歌歇。

笙歌歇。
晓烟轻散,帝城宫阙。

浣溪沙·春点疏梅雨后枝

宋-姜夔

春点疏梅雨后枝,翦灯苦处峭寒时。

市桥携手步迟迟。

蜜炬来时人更好,玉笙吹彻夜何其。

东风落靥不成归。

元夕

宋-陈世崇

看灯螃蟹月前供,迓鼓金销画领中。

帘卷重楼灯乍试,柳稍风暖雪初融。

探春令(元夕)

宋-赵长卿

去年元夜,正钱塘,看天街灯烛。

闹蛾儿转处,熙熙语笑,百万红妆女。

今年肯把轻辜负。
列荧煌千炬。

趁闲身未老,良辰美景,款醉新歌舞。

元夕

宋-张九成

前年元夕宴谯门,万朵红灯闹早春。

谁谓今宵顿寥落,长天独拥一冰轮。

元夕

宋-周端臣

小院春寒月到迟,闭门閒课上元诗。

南来父老消磨尽,耳畔无人说旧时。

元夕

宋-邵伯温

从昔遨游盛两川,充城人物自骈阗。

万家灯火东风陌,十里绮罗明月天。

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明-杨慎

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

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

鱼雁杳,水云重,异域节序恨匆匆。

当歌幸有金陵子,翠斝清尊莫放空。

此词写元宵节后的独酌思乡。
“迟迟月”与“翦翦风”,点缀出早春夜晚的清寒,也陪衬出怀乡的愁绪。
末两句以歌酒故作宽解,更见乡愁的深厚婉曲。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喷鼻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喷鼻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

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