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若耶溪有七十二支流,自平水而北,会三十六溪之水,流经龙舌,汇于禹陵,然后又分为两股,一支西折经稽山桥注入镜湖,一脉连续北向出三江闸入海,全长百里。

若耶溪,不仅是一个自然景不雅观,也是一个文化象征,历代的文人雅士在此荡舟漫游,吟诗作赋,乐不思蜀,留下了许多富丽的诗篇和文章。

这些丽词佳句,犹如画卷般,生动地描述了若耶溪两岸的俏丽风光,成为了历史长河中最富诗情画意的一笔。

诗文与景物交相照映,犹如若耶溪上的一道绚丽风景线,让人乐不思蜀。

若耶溪畔听诗吟10首若耶溪诗歌美了眼醉了心入了魂

南北朝最经典的一首山水诗。
这首诗,让若耶溪名声大噪。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

小船畅行在若耶溪的溪水中,远远看去像是要与天涯相接。
远处的山峰北面生出层层云霞,阳光照耀着蜿蜒弯曲的水流。

蝉噪阵阵,林间愈见寂静,鸟鸣声声,山中更觉幽深。
这样美好的地方让我生了归隐之心,我因多年来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而悲哀起来。

公元730年冬,唐朝墨客孟浩然在江浙一带漫游。
所见所闻深深触动了墨客的心,写下这首《耶溪泛舟》。

垂钓的老翁,浣纱的村落女,怡然和乐,高枕而卧,为若耶溪泛舟增长声色。

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

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唐·孟浩然《耶溪泛舟》

落日散发着它剩余的光芒,轻摇木桨在若耶溪中划船。
碧水清净水中的生物多可爱,清溪泛舟是若何的从容清闲。

白头老翁端坐于岸边垂钓,新妆的少女临水洗濯衣衫。
彼此对望着彷佛曾经相识,却只能脉脉相视无缘攀谈。

传说中,若耶溪是西施浣纱、采莲的地方。
唐朝墨客李白所作的《采莲曲》,给读者呈现了若耶溪充满青春色彩的美好生活画面,勾画出一幅清新明丽的采莲图。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喷鼻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唐·李白《采莲曲》

夏日的若耶溪傍,俏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
隔着荷花共人笑语,人面荷花相映红。
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
风吹起,衣袂空中举,荷喷鼻香体喷鼻香共飘荡。

那岸上谁家游冶郎在游荡?三三五五躺在垂杨的柳阴里。
身边的紫骝马的嘶叫隆隆,落花纷纭飞去。
见此美景,骚人踟蹰,愁肠空断。

在一个春日的夜晚,唐代墨客綦毋潜泛舟若耶溪,在扁舟行进中,对不同的景物进行描摹,使寂静的景物富有动感,滋长出无限幽美的情趣,同时也表达了墨客的归隐之意。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唐·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归隐之心长期以来未曾中断,这次泛舟随遇而安任其自然。
阵阵晚风吹着小舟轻轻荡漾,沿着开满鲜花的河岸荡入溪口。
傍晚时分船儿转出西山深谷,隔山看见了南斗通亮的闪光。

水潭烟雾升腾一片白白茫茫,林中的玉轮仿佛落在小舟的后面。
人间世事何等纷繁渺茫,不如作一名渔翁持竿垂钓在此溪旁。

唐朝墨客崔颢于开元年间漫游浙东,写下《入若耶溪》,以动态和声音衬托若耶溪的幽远与沉静,清新流畅,悠然不尽。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

事事令人幽,停桡向馀景。

——唐·崔颢《入若耶溪》

我驾着小舟在若耶溪上清闲地嬉戏,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相和,一起荡悠。
晚霞从远处背阳的山头升起,阳光照耀着蜿蜒弯曲的水流。

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

若耶溪是南宋墨客陆游的故乡,陆游生平抗击金人,但是,他的抱负始终无法施展,毅然辞官回家乡,写下了这首《若耶溪上》。
虽是寒霜时节,可是若耶溪畔的落叶依旧美得令民气醉。

玄月霜风吹客衣,溪头红叶傍人飞。

村落场酒薄何妨醉,菰正堪烹蟹正肥。

——宋·陆游《若耶溪上》

玄月,飒飒秋风吹着客人的衣裳,红叶随风飘落。

在村落场上,与乡邻把酒畅谈,酒虽薄,又何妨一醉?况且,家乡的茭白恰好可以烹制,螃蟹也正是肥美的时节。

唐朝墨客朱庆馀,今浙江绍兴人,一次与朋友郊野踏青,妖冶的春景令墨客陶醉,便赋诗一首,记录下这段难忘的经历,令民气旷神怡。

春溪环抱出无穷,两岸桃花恰好风。

正是扁舟堪入处,鸳鸯飞起碧流中。

——唐·朱庆馀《过耶溪》

云雾环抱下的若耶溪,宛若瑶池,两岸的桃花怒放,为春色平添无穷的魅力。

扁舟来往不绝,戏水的鸳鸯在妖冶的春日里尽情地享受。

公元1047-1050年,王安石鄞县任上,路子越州,游览了若耶溪,并写下了这首诗,通过写踏莓苔和青苔,表达了泛舟若耶溪的恬淡舒适之情。

若耶溪上踏莓苔,兴罢张帆载酒回。

汀草岸花浑不见,青山无数逐人来。

——宋·王安石《若耶溪归兴》

在若耶溪上踏着草莓和青苔,游兴已尽,在船上饮着酒,扬帆而回。

汀草岸花飞掠而过, 看也看不清,无数青山彷佛追逐过来一样。

北宋诗僧释行肇这首《泛若耶溪》,兴味盎然,用浓墨重彩描述出若耶溪一带无比俏丽的水色风光,表示出墨客对大自然饱含无限的深情。

霁雨牵野情,孤舟遂兹赏。

积水连远空,落日垂万象。

岸回云独随,山转泉更响。

望望极寒源,由言放轻桨。

——宋·释行肇《泛若耶溪》

雨停往后兴起了野游之情,遂驾一只小船泛游览赏。
野地的积水直连着辽远的空宇,西落的夕阳沐浴大千万象。

转过岸再向前只有白云相随,靠近山听泉声更为清越悠扬。
放眼望似已经穷尽了寒源,兴未尽还说要再放轻浆。

遥闻会稽美,且度耶溪水。

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

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唐·李白《送王屋隐士魏万还王屋》

您又遥闻会稽山水俏丽,于是先游览当年西施曾在此浣纱的耶溪。

看不尽山光水色,您又荡舟在映着峥嵘山影的镜湖里。

当那月光笼罩着会稽山城时,其倩影真是不可名状。
真犹如人在玉轮边嬉戏,舟船在天上航行。

#秋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