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文雅,笔下山水

写意洒脱,神韵展现

诗词古韵与沈阳山河

会碰撞出若何的火花

城市咭片丨古诗词中的沈阳原来这么美

从古诗词的视角

能看到若何的景致

《福陵叠翠》叠叠青松似碧天,山光远眺色尤鲜。
荫遮红日千重翠,仰见国朝盛气源。

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
因地处沈阳东郊,故又称东陵。

福陵后倚天柱山,前临浑河,万松耸翠、大殿凌云。
利用地形修建的“一百零八蹬”(108级台阶),象征着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这种建筑形式在古代帝王陵寝规制中堪称孤品,也是福陵的主要标志。

《道院秋风》幽间兴盛太清宫,修真养性亦蓬瀛。
孚佑帝君曾降笔,松青竹翠古仙风。

沈阳太清宫原名三教堂,由关东羽士郭守真于清康熙二年创建,是东北著名的玄门全真十方丛林。

全院坐北朝南,南宽北窄呈梯形,共有四进院落,现为全国玄门重点开放宫不雅观和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楼不雅观塔》势并齐云远眺真,凤凰楼上凤来滨。
五塔屏藩留迹古,高峰一瞥入苍纹。

沈阳故宫的凤凰楼,是清朝天子不雅观赏戏曲、演出文艺节目的紧张场所之一。
建筑风格独特,构造奥妙,其外不雅观宛如一只振翅欲飞的凤凰,细节之处彰显汉族和满族文化的交融。
登凤凰楼不仅可将城内街巷人情景致尽收眼底,更可远眺城外五塔。
黄天后土,一览无余,视野极好。

《万泉垂钓》闲步河边暮景幽,遥看洗马似汀州。
钓竿舞处莲花动,万井清泉石上流。

万泉公园,相传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一位沈姓名流所建。
历经数年营造,挖土开塘,疏河铺路,种花植树,点缀林泉,筑亭阁水榭,修湖山路桥,建酒肆茶坊,建起了一座对游人开放的私家公园,这也是沈阳历史上第一座向游人开放的公共园林。

《御园松涛》

一池荷花御苑东,四围松柏画图中。

清光荡漾红拥绿,林下涛声送晚风。

北陵公园,伴有荷花与荷叶、松树与垂柳,沐浴东风与夏雨,作为皇家陵园的北陵,成为了沈阳市内最大的公园,是市民晨练、修身养性、傍晚踱步的宜选之地。

《陡山霁雪》

数峰远插雪霜凝,序届春来尚未融。

云静欲穷千里目,月幽一览万山同。

冬季雪过天晴,辉山便会涌现“雪压青松”的景不雅观。
苍松翠柏身披瑞雪,犹如白玉嵌翠,因山势居高,处于寒地,冬日里的辉山积雪很难化去,即便在晴天,也是积雪皑皑,于是,便有了“辉山晴雪”的说法。

《柳塘春雨》

高山远树连痕烟,小雨如丝接碧天。

微风阵阵游人爽,美景垂杨古岸前。

万柳塘公园,因柳树种类和数量浩瀚而得名。
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里面有音乐喷泉、雕塑、儿童游乐场、花圃、果园、等,是一个集休闲、娱乐、游览为一体的具有文化品位的自然园林。

《浑河晚渡》

暮景河间系短蓬,客旅无边渡口行。

但听钟声出晚寺,归舟模糊有无中。

运货商船、载重爬犁,浑河晚渡车水马龙,将浑河引向四面八方。
古时,浑河南岸并不是现在高楼林立,而是多为菜田用地,栽种出来的大量蔬菜全要靠渡船摆渡到浑河的北岸,而这,便是浑河老渡口的来历。

沈阳

这座领悟了古韵今风的城市

既有厚重的历史秘闻

又散发着当代都邑的活力与魅力

犹如一颗残酷的明珠

悄悄地诉说着千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