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词300首全集》(1—150)

宋代诗歌在继续唐诗传统的根本上,又有新的发展。
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有所开拓创造,涌现许多精良墨客作品,形成许多流派,对元、明往后诗歌发展有深远影响,在清代更引起了尊唐、宗宋之争。

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 文学文体,宋词是一种相对付 古体诗的新体 诗歌之一,标志 宋代文学的最高造诣。
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 曲子词、 乐府、 乐章、 是非句、 诗余、 琴趣等。
它始于 梁代,形成于 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据《 旧唐书》上记载:“自 开元( 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 胡夷 里巷之曲。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 唐诗争奇,与 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 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后有同名书本《 宋词》。

宋词的代表人物紧张有 苏轼、 辛弃疾( 豪放派代表词人)、 柳永、 李清照( 婉约派代表词人)。

宋词登峰造极100首假若有缘你会碰见假如无缘你会错过

宋代诗歌是继唐诗 之后,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又一个主要阶段.仅据《 宋诗纪事》和《宋诗纪事补遗》所载,作家已达6800多人.诗歌总数也超出 《全唐诗》好几倍.产生了如 梅尧臣、 苏舜钦、 欧阳修、苏轼、 王安石、 黄庭坚、 陈师道、 陈与义、 陆游、 范成大、 杨万里等一批精良的墨客.流传至今的,有许多随处颂扬的名篇佳作.虽然 宋诗总的造诣不如唐诗,但在唐诗高度发展达到 至高无上的情形下,宋诗却能 另辟路子,形本钱身的特色,唱出宋调以差异 唐音.它的造诣,它的特色,也是不容忽略的.由于宋代特定的社会条件,宋诗形成了“取材广,命意新”、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 爱国诗多、 爱情诗少等特点.在宋诗中,虽然没有唐诗那种恢宏的景象,阔大的气概,乐不雅观自满的 调子,但面临山河沦陷、民族危亡,抗战复国的 呼号日益飞腾,这是宋诗的主调.反响民族斗争,表现爱国思想,宋诗触及的方面广、程度深,而且墨客多以战斗者的姿态涌现,这又是 唐诗所不及的.同时,在反响民生疾苦,表现农人的思想和生活,戳穿社会阴郁等方面,宋诗也比以前的诗歌更加扩展和深入.乃至写到屯子生活和风尚的各个方面,包括车水 插秧、辗米 磨面、蔬菜瓜果等.由于宋代墨客不少是朝廷大臣,以是宋诗对当时的内政、外交、军事、宗教、哲学、文艺乃至磋商经术、校勘文物、鉴赏字画都有反响.宋诗的命意新,在认识上讲究思深义高,能够给读者以启迪.宋人爱作翻案文章,在古人认识的根本上翻进一层.在写法上讲究刻抉入理,细致精密.唐人写诗重气候,宋人写诗重格局,重气骨,要写出妙理,使诗歌富于 理趣.在 遣词造句方面,避免相沿,对 用典、对仗、句法、用韵、音调等用工精湛.以上这统统,又给宋诗带来了枯、腐、切、尽、议论太多等弊病.宋诗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4个期间:(1)北宋初期(960—102)。
这是由晚唐诗风向宋诗过渡的期间.总的来讲,是 西昆体统治诗坛. 王禹偁在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 表现手腕方面有所创新.苏舜钦、梅尧臣、欧阳修致力于诗风的改革,以诗文改造的理论和丰富的创作实践为宋诗的发展开阔了道路.(2)北宋后期(1023—1127)。
这是墨客辈出、 诗歌创作空前繁荣的期间.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是诗坛 主将,分别被称为“ 半山体”、“东坡体”、“ 山谷体”。
他们都比较重视诗歌的思想内容,有散文化制定条约论化的方向.宋诗的特色通过他们的创作已经形成.尤其是黄庭坚首创的 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为深远的诗歌流派.(3)南宋前期(128—1210)。
爱国主题是这一期间诗歌创作的基调.陆游、杨万里、范成大、 尤袤号称“复兴 四大家”。
他们虽曾受过江西诗派的影响,但都能打破江西诗派的限定.尤其是陆游.他的近万首诗歌创作是矗立在宋代诗坛的一块丰碑.(4)南宋后期(121—1279)。
四灵诗派、 江湖诗派生动于诗坛. 文天祥、 汪元量、 郑思肖等人以沉郁悲壮的诗篇为宋末诗坛增长了光彩.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上苍。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向 一作:倾向)

2.爱莲说

宋代: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众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喷鼻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不雅观而不可亵玩焉。
(甚爱 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满江红·写怀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栏 通:阑)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整顿旧山河,朝天阙。
(壮志 一作:壮士;兰山缺 一作:兰山阙)

4.元日

宋代:王安石

炮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岳阳楼记

宋代: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 通:俱)

予不雅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候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不雅观也,古人之述备矣。
但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峰潜形;商旅弗成,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 一作:隐耀;霪雨 通:淫雨)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高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拍浮;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赏心悦目,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乐陶陶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但是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玄月十五日。

6.醉翁亭记

宋代: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革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清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季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季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喷鼻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来宾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高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7.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骚人物。

故垒西边,人性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樯橹 一作:强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

8.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9.卜算子·咏梅

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薄暮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喷鼻香如故。

10.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生僻清,凄悲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干瘪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小雨,到薄暮、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11.过单独洋

宋代:文天祥

辛劳遭逢起一经,兵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出生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单独洋里叹单独。

人生自古谁无去世?留取赤心照汗青。

12.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喷鼻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顾,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疆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4.江城子·乙卯正月二旬日夜记梦

宋代:苏轼

十年死活两茫茫,不斟酌,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悲惨。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回籍,小轩窗,正装扮。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肠断 一作:断肠)

15.小池

宋代: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喷鼻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溪桥 一作:溪头)

17.武陵春·春晚

宋代:李清照

风住尘喷鼻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8.游山西村落

宋代:陆游

莫笑田舍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落。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打门。

19.梅花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0.渔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神。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1.伤仲永

宋代: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不雅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不雅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来宾其父,或以泉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22.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代: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潇潇 一作:萧萧)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23.雨霖铃·寒蝉悲惨

宋代:柳永

寒蝉悲惨,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 一作:美景)

24.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代: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5.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代: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景象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喷鼻香径独徘徊。

26.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代: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7.孙权劝学

宋代:司马光 撰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阅读,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8.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季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9.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算作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孔,只缘身在此山中。

30.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东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1.示儿

宋代:陆游

去世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2.清平乐·村落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亡 通:无)

33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宋代: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昼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4.一剪梅·红藕喷鼻香残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

红藕喷鼻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肃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5.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蒙 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合适。

36.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7.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代: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38.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缓步。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东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顾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骚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平凡巷陌,人性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顾,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0.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代:秦不雅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度 通:渡)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41.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宋代: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涯。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阑 通 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干瘪。

42.夏日绝句

宋代: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去世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3.雪梅·其一

宋代: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喷鼻香。

44.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代: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橱 通:厨)

东篱把酒薄暮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赓续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人比 一作:人似;销 一作:消)

4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宋代:陆游

风卷江湖雨暗村落,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落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更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6.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7.清明

宋代: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48.蝶恋花·春景

宋代: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49.苏幕遮·怀旧

宋代: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留人睡 一作:留人醉)

50.村落庄四月

宋代: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村落庄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51.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代: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52.钗头凤·红酥手

宋代: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赍恨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5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代:王不雅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遇上春,千万和春住。

5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代: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不雅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献花游女木兰桡,小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55.登飞来峰

宋代: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飞来山 一作: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只缘 一作:自缘)

56.前赤壁赋

宋代: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冯 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作甚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此,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不雅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不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共适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纷乱。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57.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58.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代: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愁余 一作:愁予)

59.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宋代: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60.游园不值

宋代: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不安于室来。

61.寒菊 / 画菊

宋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肯枝头抱喷鼻香去世,何曾吹落北风中。

6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宋代:陆游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几次再三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3.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64.中秋月

宋代: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65.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代: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薄暮,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66.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宋代: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67.题临安邸

宋代: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68.生查子·元夕

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薄暮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泪湿 :一作:满)

69.四季田园杂兴·其二

宋代: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洁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惟 通 唯)

70.书湖阴师长西席壁

宋代: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推门送青来。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喷鼻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71.不雅观潮

宋代: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不雅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荡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军舰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驰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散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高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72.大年夜雪

宋代: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73.约客

宋代: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74.赠刘景文

宋代: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最是 一作:正是)

75.夜书所见

宋代: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匆匆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76.不雅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那 通:哪)

77.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宋代:秦不雅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清闲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78.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宋代: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9.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宋代: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80.正气歌

宋代:文天祥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室广八尺,深可四寻。
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
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
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
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
然亦怎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
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逐一垂图画。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年夜方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分裂。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死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入夜。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81.钗头凤·世情薄

宋代: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薄暮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苦处,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装欢 通:妆)

82.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宋代:苏轼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
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落南村落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缲 通:缫)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拍门试问野人家。

8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宋代: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栏杆 一作:阑干)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华。
可惜流年,忧闷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84.清明

宋代: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去世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85.舟过安仁

宋代: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幼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86.虞美人·听雨

宋代: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87.破阵子·春景

宋代: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掉队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目前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88.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宋代: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双飞去 一作:双来去 离恨苦 一作:离去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89.阳关曲·中秋月

宋代:苏轼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90.清平乐·年年雪里

宋代: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美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丢脸梅花。

91.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代: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92.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代: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谬爱好。
(谬爱好 一作:空喜好)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放过 一作:放出)

93.三衢道中

宋代: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94.劝学诗 / 偶成

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95.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代: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时见 一作:谁见)

惊起却转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96.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宋代: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次、天涯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阑 一作:栏)

97.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代: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98.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代: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斟酌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99.大年夜

宋代: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100.扬州慢·淮左名都

宋代: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冷落,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东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薄暮,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长文创作勉励操持#